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布達拉宮 - 教育百科
ˋ
ˊ
  • 漢語拼音 bù dá lā gō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ù dá lā gōng
解釋:
位於西藏拉薩西北馬爾布里山上,最初是吐蕃王朝贊普松贊干布興建,於十七世紀重建。主體建築由三部分組成;紅宮居中,東連白宮,西接扎廈,三者相互貫通,渾然一體。海拔三千七百多公尺,占地總面積三十六萬餘平方公尺,是西藏「政教合一」政權的中心,為喇嘛及信教群眾頂禮膜拜的聖地。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布達拉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