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文明行為教育(大陸地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史曼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文明行為教育是大陸地區發展和提高受教育者的文明修養,使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教育。
  文明行為教育的主要內容是:(1)待人接物、言談舉止都要講文明,有禮貌,不能有汙言穢語和粗野的行為;(2)尊重人,關心人,敬老愛幼,關心和幫助鰥寡孤獨和殘疾人,不能欺凌弱者;(3)遵守紀律和公共秩序,不能妨礙別人的學習、工作和生活;(4)講究衛生,保持個人衛生和公共衛生,不能有隨地吐痰等不文明行為;(5)愛護公共財物,不能損害文化古蹟。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文明行為教育(大陸地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