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迫隘 - 教育百科
ˋ
ˋ
  • 漢語拼音 pò ài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ò ài
解釋:
1.狹窄。南朝梁.劉孝標〈東陽金華山棲志〉:「登自山麓,漸高漸峻。壟路迫隘,魚貫而升。」《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大梁城中迫隘,欲展外城,先立個標幟,候今冬農隙之時,興工板築。」
2.迫脅。《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悲世俗之迫隘兮,朅輕舉而遠遊。」宋.蘇軾〈逺遊庵銘〉:「悲哉世俗之迫隘也,願從子而遠遊。」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迫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