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灰頭鷦鶯 - 教育百科
灰 | |
頭 | |
鷦 | |
鶯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簡介: 灰頭鷦鶯棲息於海拔700公尺以下,在非繁殖期很少漂移到高山,牠的生活環境都在草叢中,習性和行為與褐頭鷦鶯頗為相似。在臺灣的繁殖期為4~6月,每窩產蛋3~5枚,通常4枚,蛋的顏色為深桔紅色,無污斑。 |
|
知識 1: 無蹼 |
|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灰頭鷦鶯 | |
中文門名: | 脊索動物門 |
分布海拔高度: | 平原鄉鎮 |
紀錄類別: | 脊椎動物鳥類知識單元 |
中文科名: | 扇尾鶯科 |
腳趾型: | 三趾向前,一趾向後﹝常態足﹞ |
棲所環境: | 草叢 |
拉丁亞門名: | VERTABRATA |
拉丁種小名: | flaviventris |
中文綱名: | 鳥綱 |
拉丁界名: | ANIMALIA |
拉丁亞綱名: | NEORNITHES |
拉丁科名: | CISTICOLIDAE |
拉丁門名: | CHORDAT |
學域-大分類: | 動物-鳥類 |
拉丁屬名: | Prinia |
中文界名: | 動物界 |
台灣分布地點: | 北部 |
中文目名: | 雀形目 |
拉丁目名: | PASSERIFORMES |
中文亞綱名: | 今鳥亞綱 |
拉丁綱名: | AVES |
授權資訊: |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灰頭鷦鶯 |
英文名: | Prinia flaviventris sonitans |
描述: 雌雄鳥同型,冬繁殖羽則略有不同。繁殖羽頭頂暗灰色,背部大致為橄欖褐色,腰、尾上覆羽略帶黃色,尾羽長,褐色,有不明顯的淡色橫斑。臉部灰白色,眼先暗灰色,喉至上胸白色,下胸乳黃色,腹以下淡黃褐色,脇部色略濃。非繁殖羽整體似繁殖羽,但有白色短眉斑,尾羽末端的白色不明顯,且無褐色斑。喙黑色,跗蹠及趾肉色。 |
|
分布: 廣泛分布於巴基斯坦至不包括菲律賓在內的東南亞一帶。台灣分布於海拔 700m 以下的開闊草地。 |
|
作者: | 丁宗蘇, 方偉宏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