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Xylosandrus compactus - 教育百科
X
y
l
o
s
a
n
d
r
u
s
c
o
m
p
a
c
t
u
s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英文名: Xylosandrus compactus
描述:
雌性:體長1.4-1.9 mm,體長約為體寬之2.3倍,體呈棕色至深棕色。觸角末端三節膨大呈圓盤狀。前胸背板長寬約相等,前緣呈圓弧狀、密佈小齒,後端中央具濃密細毛以遮蓋位於中胸之小儲孢囊。小楯片呈三角形。翅鞘長為寬之1.3倍,與前胸等寬,且為前胸背板長度之1.3倍。翅鞘具毛列,前半部光滑、兩側平行,緩緩下斜形成具弧度之截面。翅鞘截面之毛列具稍微彎曲之短細毛,毛列間脊具細小顆粒以及豎起之長細毛。前足基節窩分離寬度大。 雄性通常藏身於窩巢中,十分罕見,身體及眼睛明顯退化,無後翅。
分布:
泛熱帶區物種,非洲、亞洲及中、南美洲熱帶區、大洋洲均有分佈。
作者: 劉藍玉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