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及時雨 - 教育百科
ˊ
ˊ
ˇ
  • 漢語拼音 jí shí yǔ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í shí yǔ
解釋:
1.正趕上需要時所下的雨。宋.李彌遜〈赤松〉詩:「那知無心雲,解作及時雨。」
2.比喻能救人急難的人。宋.葉庭珪《海錄碎事.卷一二.臣職部下.賙急門》:「薛允恭,能賙人之急,人號『及時雨』。」《水滸傳》第一八回:「那押司姓宋名江,……每每排難解紛,只是賙全人性命。如常散施棺材藥餌,濟人貧苦,賙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東、河北聞名,都稱他做『及時雨』。」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及時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