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嗾 - 教育百科
ˇ
ˇ
部 + 11 畫 = 14 sǒuz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ǒu
解釋:
[動]
1.以口作聲對狗發出命令。《左傳.宣公二年》:「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殺之。」唐.李賀〈公無出門〉詩:「嗾犬狺狺相索索,舐掌偏宜佩蘭客。」
2.教唆,指使別人做壞事。《北史.卷二六.宋隱傳》:「爾如狗耳!為人所嗾。」《聊齋志異.卷三.商三官》:「以醉謔忤邑豪,豪嗾家奴亂捶之,舁歸而斃。」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一)之又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嗾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a̍k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嗆到、岔到。被液體或氣體嗆到或咳嗽。
    例如:啉水去嗾著。Lim tsuí khì tsa̍k--tio̍h. (喝水太快被嗆到了。)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嗾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