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白蛺蝶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白蛺蝶 Helcyra superba takamukui Matsumura, 1919 Helcyra superba takamukui Matsumura, 1919 白蛺蝶,又稱傲白蛺蝶。 特有亞種。中型蝶種,雄蝶前翅長約33mm,雌蝶約39mm。 本種一年約有兩個世代,成蟲發生期主要於5至6月及8至10月。分布於台灣低地至海拔2700公尺之山區,大多數分布在海拔500~1000公尺的地區。 幼蟲主要取食榆科之沙楠子Celtis biondii。成蟲飛行迅速,喜愛吸食腐果、溼地上水分及樹液等。
知識 1:
皆陸生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白蛺蝶
中文門名: 節肢動物門
中文屬名: 白蛺蝶屬
中文綱名: 昆蟲綱
中文科名: 蛺蝶科
中文亞科名: 閃蛺蝶亞科
中文族名: 閃蛺蝶族
拉丁界名: Animalia
拉丁種小名: superba
拉丁族名: Apaturini
拉丁亞科名: Apaturinae
拉丁亞綱名: Pterygota
拉丁科名: Nymphalidae
拉丁門名: Arthropoda
中文總科名: 鳳蝶總科
學域-大分類: 動物-昆蟲類
拉丁亞種名: takamukui
拉丁屬名: Helcyra
中文界名: 動物界
世界地理分布: 臺灣
中文目名: 鱗翅目
拉丁目名: Lepidoptera
中文亞綱名: 有翅亞綱
拉丁綱名: Insecta
拉丁總科名: Papilionoidea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白蛺蝶
英文名: Helcyra superba takamukui
描述:
中型蛺蝶。軀體背側灰白色,腹側白色。前翅三角形。後翅扇形,外緣波狀,M3脈末端突出。翅背面底色白色。翅面於前翅翅端黑褐色,內有兩白點。中室端有黑褐色紋。前、後翅外側有黑褐色斑點列。後翅外緣有白紋及黑褐色斑紋組成之花邊。前、後翅翅基有暗色陰影。翅腹面底色銀白色、缺乏黑褐色紋,翅面外側有由黑褐色及橙黃色小紋組成的彎曲紋列,其內側有淡黑色細帶。外緣有黑褐色線紋。緣毛白色。
分布:
臺灣本島低、中海拔地區。臺灣以外見於中國大陸南部。
作者: 徐堉峰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