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罩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ㄓㄜㄍㄞˋㄉㄨㄥ西˙ㄒㄧ˙ㄉㄜㄑㄧˋㄨˋㄖㄨˊ:「ㄉㄥㄓㄠˋ」、「ㄕㄚㄓㄠˋ」、「ㄎㄡˇㄓㄠˋ」。
  2. ㄈㄨˋㄍㄞˋㄓㄜㄧㄢˇㄖㄨˊ:「ㄌㄨㄥˊㄓㄠˋ」、「ㄧㄝˋㄇㄨˋㄓㄠˋㄓㄨˋㄉㄚˋㄉㄧˋ」。
  3. ㄧㄡˇㄅㄣˇㄌㄧㄥˇㄨㄟˊㄒㄧㄢˋㄐㄧㄣㄋㄧㄢˊㄑㄧㄥㄖㄣˊㄐㄧㄠㄊㄢˊㄕˊㄔㄤˊㄩㄥˋ˙ㄉㄜㄎㄡˇㄊㄡˊㄏㄨㄚˋㄖㄨˊ:「ㄋㄧˇㄓㄣㄓㄠˋ˙ㄉㄜㄓㄨˋㄙㄢㄌㄧㄤˇㄒㄧㄚˋㄐㄧㄡˋㄅㄚˇㄕˋㄑㄧㄥˊㄔㄨˇㄌㄧˇㄏㄠˇ˙ㄌㄜ。」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罩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ào
解釋:
  1. 遮蓋物體的器物。
    【例】燈罩、紗罩、口罩 △罩子
  2. 覆蓋、遮掩。
    【例】籠罩 ◎
  3. 照看、保護、支持。
    【例】你儘管放心,有什麼事我罩你。
  4. 厲害、有辦法。
    【例】你很罩哦!三兩下就把事情處理好了!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ào
解釋:
[名]
1.捕魚的竹籠。《說文解字.网部》:「罩,捕魚器也。」
2.遮蓋物體的器具。如:「燈罩」、「紗罩」。也稱為「罩子」。
[動]
1.覆蓋、遮掩。如:「夜幕罩住大地。」明.湯顯祖《紫釵記》第三四齣:「影飄颻,碧濛濛,把關河罩,幕寒生夜悄。」
2.對抗、抵抗。《醒世姻緣傳》第九回:「你自己忖量著,若罩得過他,就告上狀,若忖量罩不過他,趁著剛才那個意思,做個半截漢子罷了。」
[形]
厲害、強。為年輕人交談時常用的口頭禪。如:「你很罩哦!三兩下就把事情處理好了!」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用來遮蓋東西的編織物。
  2. [[動] ] 覆蓋、籠罩。
  3. [[動] ] 趴在某人身上。
音讀: tàu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用來遮蓋東西的編織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