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蟄伏 - 教育百科
ˊ
ˊ
zhí fú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í fú
解釋:
  1. 動物藏伏在土中,不吃不動。
    【例】冬天裡有些昆蟲蟄伏在土裡,以等待溫暖的春天。
  2. 隱藏潛伏。
    【例】他蟄伏已久,終於要在今年復出拍戲了。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蟄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í fú
解釋:
動物藏伏在土中不食不動。《淮南子.天文》:「百蟲蟄伏,靜居閉戶。」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蟄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orpor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鳥類或哺乳類將體溫降低以渡過短暫的低溫或食物不足期。蟄伏與冬眠的狀態類似,但體溫不會降得太低,通常維持在12-15℃以上。蟄伏維持的時間較短,可由一夜至數日。冬眠的時間較長,可持續整個冬季。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蟄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反詞 蠕動、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