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長耳鴞 - 教育百科
ˊ
ˇ
  • 漢語拼音 cháng ěr xiāo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áng ěr xiāo
解釋:
動物名。鳥綱鴟鴞目。體長三十至三十六公分。羽毛底色以黃褐、褐色為主,而雜以白、黑色的斑紋。耳羽很長,額頭及胸部羽毛有細碎橫斑。晝伏夜出,嗜食鼠類。廣布於歐亞大陸及非洲西北部。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長耳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長耳鴞
英文名: Asio otus otus
描述:
體長約35至40cm。有明顯耳羽。眼橙紅色。顏盤黃褐色,喙基至眉線白色。頭頂黑褐色。背面大致為黃褐色,有暗褐色縱斑及灰褐色蟲蠹斑。飛羽及尾羽有數道暗褐色橫帶。腹面淡黃褐色,有許多暗褐色縱橫交錯斑。尾下覆羽及脛羽淡黃褐色,跗蹠至趾亦被羽。喙灰色。
分布:
廣布於整個北半球中北部。台灣於全台多處平原及低海拔山區有紀錄。離島於蘭嶼、澎湖有數次紀錄。
作者: 林文宏, 劉小如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