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閬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ㄇㄣˊ
  • 部首外筆畫 7
  • 總筆畫 15
  • 漢語拼音 lánglǎnglà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ǎng
解釋:
[形]
1.高大。《文選.張衡.思玄賦》:「集太微之閬閬。」李善注引《字林》:「閬,高貌。」唐.白居易〈和微之詩.和送劉道士遊天台〉詩:「閬宮縹緲間,鈞樂依稀聞。」
2.空曠。《莊子.外物》:「胞有重閬,心有天遊。」唐.成玄英.疏:「閬,空也。言人腹內空虛,故容藏胃,藏胃空虛,故通氣液。」
注音:
漢語拼音: làng
解釋:
(一)之又音。
注音:
漢語拼音: láng
解釋:
(一)之又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à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空、騰出。
音讀: lò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