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不悟 - 教育百科
ˋ
ˋ
  • 漢語拼音 bù wù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ù wù
解釋:
1.不明曉、不覺醒。晉.木華〈海賦〉:「徒識觀怪之多駭,乃不悟所歷之近遠。」《三國演義》第六回:「非汝言,吾實不悟。」
2.不料、意想不到。《晉書.卷五二.列傳.華譚》:「譚素以才學為東土所推,同郡劉頌時為廷尉,見之歎息曰:『不悟鄉里乃有如此才也!』」晉.庾亮〈讓中書令表〉:「不悟徼時之福,遭遇嘉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不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