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汧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ㄕㄨㄟˇ
  • 部首外筆畫 4
  • 總筆畫 7
  • 漢語拼音 qiā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iān
解釋:
[名]
水泉溢出所形成的沼澤。《爾雅.釋水》:「汧,出不流。」晉.郭璞.注:「水流潛出便自停成汙池。」
解釋:
「汧」的異體字。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河川名。源出中國大陸甘肅省境內,東南流經陝西千陽縣,至寶雞附近注入渭河。段注本《說文解字.水部》:「汧,汧水。出右扶風汧縣西北,入渭。」《晉書.卷八七.列傳.涼武昭王李玄盛》:「史臣曰:或發跡於汧渭,或布化於邠岐,覆簣創元天之基,疏涓開環海之宅。」

2. 水泉溢出所形成之沼澤。《爾雅.釋水》:「汧,出不流。」晉.郭璞.注:「水流潛出便自停成汙池。」

注音: ㄑㄧㄢ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汧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