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跴 - 教育百科
ˇ
  • 部首 ㄗㄨˊ
  • 部首外筆畫 6
  • 總筆畫 13
  • 漢語拼音 cǎi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ǎi
解釋:
[動]
1.踐踏。如:「你把我的帽子給跴壞了。」
2.追捕。參見「跴緝」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踐踏。如:「你把我的帽子給跴壞了。」《紅樓夢》第四○回:「他只顧上頭和人說話,不防底下果跴滑了,『咕咚』一跤跌倒。」

2. 追捕。如:「跴訪」。《清史稿.卷五二六.屬國列傳一.朝鮮》:「帝諭敏福密飭琿春協領等購𣗳跴緝,盡數拿獲,解交其國懲治。」

3. 「跴蹻」:舊劇中扮演武旦、花旦者穿木質假足,作纏足形,稱為「跴蹻」。

注音: ㄘㄞ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跴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