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艟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ㄓㄡ
  • 部首外筆畫 12
  • 總筆畫 18
  • 漢語拼音 tó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óng
解釋:
參見「艨艟」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艨艟」:一種古代戰艦。以生牛皮蒙船覆背,兩廂開掣棹孔,左右前後有弩窗矛穴,令敵不得進。《集韻.平聲.鍾韻》:「艟,艨艟,戰船,所以突敵。」《南史.卷五五.列傳.蔡道恭》:「魏軍攻之,晝夜不息,乃作大車載土,四面俱前,欲以填塹。道恭塹內列艨艟鬥艦以待之。」《三國演義》第三八回:「陳就、鄧龍各引一隊艨艟截住沔口,艨艟上各設強弩千餘張。」亦作「艨艟」、「艨衝」。

注音: ㄊㄨㄥ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艟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