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男兒 - 教育百科
ˊ
ˊ
  • 漢語拼音 nán ér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nán ér
解釋:
  1. 男子。
    【例】好男兒應該視服兵役為最佳的磨練機會,並引以為榮。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男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nán ér
解釋:
1.男孩子。晉.陶淵明〈責子〉詩:「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
2.指丈夫、夫婿。元.關漢卿《拜月亭》第三折:「我不曾有片時忘的下俺那染病的男兒,知他如今是死那活那。」
3.有大丈夫氣概的人。唐.杜牧.題〈烏江亭〉詩:「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宋.文天祥〈滿江紅.試問琵琶〉詞:「想男兒慷慨,嚼穿齦血。」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男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相關閩南語 男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