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燙金 - 教育百科
ˋ
  • 漢語拼音 tàng jīn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àng jīn
解釋:
  1. 將刻有文字、圖案的金屬凸版加熱,再在鋪著金箔紙的物體上壓出所要的文字、圖案,常用於精裝書封面及賀卡等。
    【例】這本燙金封面的硬皮書,印刷精美,價格大概不低。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燙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àng jīn
解釋:
一種印刷加工的方法。將金箔置於欲燙金位置,再將刻有文字、花紋、圖案的金屬印版熱加壓,將金箔燙上。燙金常用於精裝書封面及賀卡等。如:「這本新出版的書籍,封面是用燙金的。」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燙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hot foil die-stamping
日期: 2003年10月
出處: 測繪學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以金屬箔或顏料箔,經熱壓轉印到印刷品或物體表面,以增加裝飾效果。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燙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熨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