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璉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ㄩˋ
  • 部首外筆畫 11
  • 總筆畫 15
  • 漢語拼音 lián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ián
解釋:
  1. 古代宗廟祭祀時盛黍稷的器具。
    【例】瑚璉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ián
解釋:
[名]
參見「瑚璉」條。
[形]
連續。通「連」。《文選.何晏.景福殿賦》:「既櫛比而欑集,又宏璉以豐敞。」
注音:
漢語拼音: liǎn
解釋:
[名]
(一)[名]之又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ㄌㄧㄢˊ

1.「瑚璉」:宗廟裡用來盛黍稷之禮器。《論語.公冶長》:「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漢.桓寬《鹽鐵論.散不足》:「唯瑚璉觴豆而後彫文彤漆。」唐.杜甫〈水宿遣興奉呈群公〉詩:「嶷嶷瑚璉器,陰陰桃李蹊。」

2.連續。通「連」。《類篇.玉部》:「璉,負連也,連古作璉。」三國魏.何晏〈景福殿賦〉:「既櫛比而欑集,又宏璉以豐敞。」

㈡ㄌㄧㄢˇ,ㄌㄧㄢˊ1.之又音。

注音: ㈠ㄌㄧㄢˊ ㈡ㄌㄧㄢ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璉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