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腕骨 - 教育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wàn gǔ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腕骨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wàn gǔ |
解釋:
手骨的一部分,在下臂骨及掌骨之間。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腕骨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Carpal Bones |
作者: | 郭志輝 |
日期: | 2004年11月 |
出處: | 舞蹈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解剖學名詞。由八塊骨組成。近位和遠位各四塊骨排成二列形成腕部。近位由外向內分別為舟狀骨、月狀骨、三角骨以及豆狀骨等排列而成。而遠位由外向內側分別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頭狀骨以及鉤狀骨等排列而成。這些骨都與相鄰之骨形成關節,參與腕關節之運動。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腕骨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