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鯪鯉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íng lǐ
解釋:
動物名。脊椎動物門哺乳綱有鱗目。體長三尺餘,全身被角質的鱗甲,產於熱帶,無牙,爪銳利,善掘土,吃螞蟻等昆蟲。傳統中醫認為其鱗片有止血、消腫、催乳等作用。也稱為「龍鯉」、「穿山甲」。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鯪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â-lí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穿山甲。哺乳類動物。體長三尺多,全身被有角質的鱗甲,沒有牙齒,爪子銳利,擅長挖土,吃螞蟻等昆蟲。
    例如:假死鯪鯉張狗蟻。Ké sí lâ-lí tng káu-hiā. (穿山甲裝死想引螞蟻過來以供自己食用,形容人示弱設陷阱陷害他人。)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鯪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鯪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