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籌策運帷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運籌帷幄」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1>運籌2>帷幄3>之中,制勝於無形4>,子房5>計謀其事,無知名,無勇功,圖難於易6>,為大於細7>。作〈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史記.卷八.高祖本紀》、《淮南子.兵略》。 (2) 運籌:計算、謀劃。籌,計數的器具。 (3) 帷幄:軍旅中的帳幕。幄,音ㄨㄛˋ。 (4) 無形:不著痕跡。 (5) 子房:張良(?∼西元前186),字子房。本為韓國公子,秦滅韓,良欲為韓報仇,乃使人擊始皇於博浪沙,不中,遂更姓名,隱於下邳,而受太公兵法於圯上老人。後為高祖策畫定天下,封留侯,晚好黃老,學辟...
懵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糊塗無知的樣子。《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神語道:『如今還講甚麼,吾亦不欠汝一個奉事。當以爾為不法弟子之戒!且看你日前分上,寬汝二十日日期。』說罷,童子墮地醒來,懵然一毫不知。」
洞穴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狀態:人們專注於眼前的事物並習慣之,然而眼前的事物並非真正的知識。2.走出封閉才能找到真理:承認自己無知才能走出洞穴,尋找象徵真理智慧的太陽。3.教育即在協助人走出洞穴:教育目的其一即在訓練人尋求真理。方式即為教師引出學生內在理性、觀念,進而產生認識真理與世界的能力。 柏拉圖的形上學(通過理性的推理和邏輯去研究不能直接透過感知所得到答案的問題)˙將世界切割為智慧和感覺部分的二元論。˙知識的兩個條件為正確無誤與客觀事實,因此感覺不是知識(侷限於個人的主觀感受)。˙可見的世界(影像、猜想、信念、實際事物)˙可知的世界(知性、...
繁文縟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繁文縟節」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元稹〈授王永太常博士制〉(據《全唐文.卷六四九.元稹》引)朕明年有事於南郊1>,謁2>清宮,朝太廟3>,繁文縟禮,予心懵然4>。雖舊章具存,而每事思問。求可以教諸生習儀於朝廷者,有司以扑齥上,求其勉慎所職,無令觀聽者有云,可守太常博士。 〔注解〕 (1) 南郊:京城南面的郊外,通常為太廟所在,古代天子於此祭天祀祖。 (2) 謁:音|ㄝˋ,進見、拜見。 (3) 朝太廟:朝,參拜。太廟,天子為奉祀其祖先而興建的宗廟。 (4) 懵然:糊塗無知的樣子。懵,音ㄇㄥˊ。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昏昏,愚昧無知。昭昭,明曉通達。全句指用自己的蒙昧無知,去指導人,想要使人明白通達。《孟子.盡心下》:「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愚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愚憨剛直的忠心,多為臣子盡忠的謙詞。《漢書.卷五九.張湯傳》:「上問湯,湯曰:『此愚儒無知。』狄山曰:『臣固愚忠,若御史大夫湯,乃詐忠。』」《三國演義》第一○四回:「伏聞生死有常,難逃定數;死之將至,願盡愚忠。」
袁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許心中言,要汝知聞,共汝籌畫也。而今已矣!除吾死外,當無見期。吾又不知何日死,可以見汝﹔而死後之有知無知,與得見不得見,又卒難明也。然則抱此無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汝之詩,吾已付梓﹔汝之女,吾已代嫁﹔汝之生平,吾已作傳﹔惟汝之窀穸,尚未謀耳。先塋在杭,江廣河深,勢難歸葬,故請母命而寧汝於斯,便祭掃也。其旁葬汝女阿印,其下兩 :一為阿爺侍者朱氏,一為阿兄侍者陶氏。羊山曠渺,南望原隰,西望棲霞,風雨晨昏,羈魂有伴,當不孤寂。所憐者,吾自戊寅年讀汝哭侄詩後,至今無男,兩女牙牙,生汝死後,周 耳。予雖親在,未敢言老﹔而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愚昧無知的人。《管子.輕重甲》:「桓公憂北郭民之貧,召管子而問曰:『北郭者,盡屨縷之甿也。』」
鄒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八至二十歲左右的男子登上「庫巴」蹲坐在長老前,接受教訓和勉勵。長老要讓青少年了解,權利和義務已經和無知的孩童時期不一樣了,訓誡他們自此有了必須保護部落的責任,邊訓話邊跺腳,隨即拿出準備好的藤條鞭打,給予實際之教訓,代表青年男兼具堅忍與勇敢上進的精神。(註二P.74)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鄒族Keyword:Tsou 參考資料鈴木 植(1999)。台灣原住民風俗(第一版)。台北市:原民文化。(註一)亞磊絲‧泰吉華坦、達西屋拉彎‧畢馬、田哲益(2006)。認識台灣原住民(初版)。台北市:原產會。(註二)田哲益(2001)。台...
眾心成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就找來當初反對鑄鐘的樂師州鳩,對他誇耀說:「看吧,鐘聲果然很好聽,你的顧慮是多餘的。」州鳩對於景王的無知和自誇十分不以為然,就回答說:「大王鑄造大鐘,如果人民都十分贊成,那才叫和諧。如今勞民傷財,人民都對大王十分怨恨,這種情形怎麼能叫做和諧呢?而且人民所贊同的,很少有不成功的;人民所厭惡的,很少有不失敗的。這就是俗話所說:『眾心成城,眾口鑠金』的道理啊!」但是景王不接納州鳩的勸諫,反而怒斥他已經老了,懂個什麼?隔年,周景王駕崩,之後再也沒有人說大鐘的聲音好聽。後來「眾志成城」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團結一致,同心協力。出現「眾志成城」的書證如五代十國後蜀.何光遠《鑑誡錄.卷七.陪臣諫...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