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50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以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以後。《史記.卷一○.孝文本紀》:「此細民之愚,無知抵死,朕甚不取。自今以來,有犯此者,勿聽治。」
悾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無知的樣子。《論語.泰伯》:「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個體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個體性(individuality)"1.1 定義1.2 內容說明1.3 參考文獻 "個體性(individuality)" 定義 保守城邦道德氾濫主義,使得善掛帥,美及真消失不見;德的高度發揚,卻造成德而無知,變成蠢德。此時「個體性」抬頭,成為第一優先的教育目的。 內容說明 當時著名的希臘辯者普羅塔格拉斯、蘇格拉底、柏拉圖等人不斷致力於提倡、解釋個人性的重要,而其後羅馬人與希臘辯者更一再呼籲:須將個人性作為教育目標。個人是萬物的尺度為希臘辯者普羅塔格拉斯之名言,認為人是萬物一切的衡量標準。「個別的人」不只...
伯道無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伯道,晉朝鄧攸的字。鄧攸為河東太守時,因避石勒兵亂,帶著自己的兒子及侄子逃難。途中數次遇到賊兵,鄧攸因不能兩全,乃丟棄兒子保全侄兒,以致沒有後嗣。見《晉書.卷九○.良吏傳.鄧攸傳》。後以伯道無兒比喻人沒有子嗣。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謝太傅重鄧僕射,常言『天地無知,使伯道無兒。』」也作「伯道之憂」。
流水高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期:春秋楚國人,生卒年不詳。與伯牙為至交,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流水,子期聽而知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已無知音,乃毀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 (4) 峨峨:音ㄜˊ ㄜˊ,高聳的樣子。 (5) 洋洋:水勢盛大的樣子。
名實不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衰薄,奚遭時之險巇?豈言語以階亂,將不密以致危?痛母子之永隔,哀伉儷之生離。匪餘年之足惜,慜眾雛之無知。背蠻夷之下國,侍君子之光儀。懼名實之不副,恥才能之無奇。羨西都之沃壤,識苦樂之異宜。懷代越之悠思,故每言而稱斯。
求道於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盲人問路。比喻向無知的人請教。唐.韓愈〈答陳生書〉:「是所謂借聽於聾,求道於盲。」也作「問道於盲」。
柏拉圖的知識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知識開始受到其感官資訊的「干擾」;依照柏拉圖的說法,假使人類以其感官經驗為真理,便註定只存在意見和無知的生活中,只有從不全然的物質世界淨化出來,進入以心靈之眼深思而得的理念世界,才能得到真知;因此所有的知識是經驗的回憶或回想,我們的心靈存在於「超越天空的天國」中。柏拉圖乃建議天文學家們不要讓「天空孤立」,而應善用「天賦的理智」。(註1) 關鍵字中文:柏拉圖的知識論英文: Course English Title Epistemology 參考書目註1王文科(1989)。學習心理學,頁39。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渾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昏昧無知的樣子。北周.庾信〈小園賦〉:「諒天造兮昧昧,嗟生民兮渾渾。」
十二因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佛教基本理論之一。指構成一切痛苦輪迴的十二項要件。即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無明是指對佛法的無知;行是指有意志的行為;識是指死後,由於過去的行為,導致投生的心識;名色是指處在母胎中的身、心(識除外);六處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六種身體感官和認識對象;觸是指感官對現象的接觸;受是指接觸後產生的感受;愛是指感官接觸後生起的欲望;取是指執著;有是指導致輪迴的行為。十二緣起之間的關係像環鏈相扣。老死和一切苦緣於生;生緣於有;有緣於取;取緣於愛;愛緣於受;受緣於觸;觸緣於六處;六處緣於名色;名色緣於識;識緣於行;行緣於無明。後者決定前者的存在,因此去除無明就沒有行,沒有行就沒有識的投胎,以至生和老死的一切煩惱也滅除。也稱為「十二緣起」。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