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冷暖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水的冷暖,飲用者自己才道。語本《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一二:「如飲水者,冷熱自,尚不可為不飲人說,況如來境耶?」佛教禪宗比喻證悟的境界,不可言傳。《景德傳燈錄.卷四.袁州蒙山道明禪師》:「今蒙指授入處,如人飲水,冷暖自。」後引喻對道理體會的深淺,全在自己本身的體驗。宋.蘇軾〈韓退之孟郊墓銘云以昌其詩舉此問王定國當昌其身耶抑昌其詩也來詩下語未契作此答之〉詩:「吾言豈須多,冷暖子自。」
難而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作戰時隨機應變,遇形勢不利則退卻。《左傳.宣公十二年》:「見可而進,難而退,軍之善政也。」後泛指行事遇到困難退縮不前或應伺機退卻。唐.皇甫湜〈答李生第二書〉:「夫無難而退,謙也;難而退,宜也,非謙也。」宋.楊萬里〈答本路安撫張尚書〉:「某不才多病之身,一生寡偶,幾覆車於太行,沉舟於呂梁,難而退,棄官九載。」
他鄉遇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異鄉遇故友。《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這伙人不慌不忙,滿面生春,卻像他鄉遇故的一般。」
2.借用為擲骰子的術語,謂擲四骰成兩對。《野叟曝言》第六一回:「難兒暗暗吃驚。盆到湘靈,擲出兩個對兒,素娥道:『三妹是他鄉遇故了。』」
好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能辨別好壞。指人糊塗,不事情的是非或輕重。《儒林外史》第二○回:「那丈人鄭老爹見女婿就要做官,責備女兒不好歹,著實教訓了一頓。」《紅樓夢》第二四回:「你小人兒家,很不好歹,也到底立個主意。」也作「不識好歹」。
迷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覺察自己步上錯誤之途,而能加以改正。也作「迷途反」。
七月半个鴨仔--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七月半普渡鬼魂都是殺鴨,不殺雞。七月半到了,鴨子不了解人間習俗,仍然到處晃蕩,不道死期快到了;比喻人們不危險就要來臨,提醒人們要認清所處的環境,密切注意其變化,並適切的予以回應。例:後日就愛考試了,到現下你還吂讀半滴書,正經係七月半个鴨仔--毋死。(後天就要考試了,到現在你還沒讀半點書,真是七月半的鴨子--不死活。)
陳述性識(declarative_knowledg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現代認心理學家普遍認為識有兩大類,一類為陳述性識,另一類是識則是程序性識(procedural knowledge)。陳述性識,亦稱描述性
社會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認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進行合作學習研究的學者視Bandura的社會認論為最貼切的學習理論基礎之一。社會認論被Robert Glaser譽為是近五十年來對教學影響最大的理論之一,此論點強調社會環境與內在認活動二者,同時對學習有重大影響力。學習不僅是單一學習者內在...
者樂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才智的人,通達事理,周流無滯,像水一般活躍而富於變化,故喜好水。語出《論語.雍也》:「者樂水,仁者樂山。」
盡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盡心性出於〔孟子.盡心上〕,文字是,孟子說:「盡其心者,其性也,其性,則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認為人性之中含有仁、義、禮、智四端,這四種根苗是由「心」所控制的,這個心就是人身中最神妙靈明的地方,也是身體的主宰,所謂「萬物皆備於我」,就是說涵蓋一切天地間的道理,還能巧妙地因應萬事的變化,因此一個能竭盡自己本心行善的人,就會明白天之所以要賦予每個人靈明的人性,就是希望人能用這個良善的本性來行善,能夠做到盡心之眾理而應萬事,就等於是明白自己的本性;明白本性,也就是明白心中所具備的理,就是明白天。所以人操存清淨靈明之心,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