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49.97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前的準備學。多指課業而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Law of Exercise練律是指:任何的概念或反應行為的建立,需經過長時間及多次的練,練時又需出於自己意願,而且要持之以恆,才能有效果。相反的,概念或反應行為的建立若不經過刺激與反應多次練聯結,則聯結將不牢固,概念或反應行為也不易建立。此假設經過多次的實驗研究,頗受批評與爭議。因此在一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長期養成的不良慣。宋.蘇軾〈再和潛師〉詩:「東坡氣除未盡,時復長篇書小草。」《官話指南.卷三.使令通話》:「那些買賣人的氣,都愛要謊價,你也別竟聽他們要,總要還個價兒。」
2.佛教用語。佛教瑜伽行派稱過去行為所造成的潛在力量。《瑜伽師地論》卷五三:「謂於阿賴耶識中,一切諸法遍計自性妄執氣,是名安立種子。」
自由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由學(freedom to learn) 何為自由學?1.人皆有其天賦的學潛力:為教師者,必須首先認定,每個學生均各有其天賦的學潛在能力。人類的天賦學能力,自又表現在對環境的探索,表現在對世界事物的好奇。只要身心正常,...
障礙兒童的教育安置和教學方法對於學障礙兒童的教育安置,大概可以分為下列幾個方向:目錄1 一、普通班2 二、學障班3 三、資源班4 一、視覺訓練5 二、聽覺訓練6 三、生理的角度介入7 四、潛能發揮8 關鍵字9 參考資料 一、普通班學障礙兒童通常被安置在普通班上課有二個理由:1. 基於融合教育的觀點,讓學
國民補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民補教育係指對已逾學齡未受國民教育之失學國民,所提供的第二次教育機會。依據〔補教育法〕第四條規定,國民補教育分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教育兩級,分別由國民中、小學附設國民中(小)學補學校實施之。
  國民小學補學校分初、高級兩部,初級部相當於國民小學前三年,修業年限為六個月至一年,高級部相當於國民小學後三年,修業年限為一年六個月至二年;初級部在使已逾學齡未受國民教育之國民得以循序就讀,高級部則在使已受民教班或國小初級部之國民得以繼續就讀。國小補校的教學科目包括國語、數學、常識、社會、自然、生活與倫理、音樂(體育)等,共七科,每週教學時數為十二小時,通常安排在晚間實施,每...
反覆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覆練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示範下,反覆地完成規定動作或活動方式,藉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為慣的教學方法。反覆練不是單純重覆,而是注意力集中的反覆練,才能達到純熟技巧,溫故知新、加深理解和深化運用的目的。
  反覆練原是古代希臘斯巴達人始創的,用於軍隊操練的方法,而教育學者利用此種訓練方法於教學上,發展成練教學法,成為常用的教學法之一,它可適用於心智技能的練、動作技能的練,及文明行為慣的練,但在藝能化的教學尤具成效。它的實施非僅是重覆執行指定內容,而必須遵循下列完整而嚴密的實施程序:(1)引起學動機,(2)教師示範,(3)學生模仿,(4)分析和批評模仿的成果,(5...
成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慣久了即變成風俗。晉.申紹〈上疏陳時務〉:「宰相侯王,迭以侈麗相尚,風靡之化,積成俗,臥薪之諭,未足甚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師將教室畫分成數個角落,依照學童的興趣,在各個角落以不同主題,放置吸引學童興趣的玩具、教具、圖書等,供學童自行取放操作,在玩耍中達成學的目的,這些活動學的角落,即稱為學角,或稱為活動角、發現角。
  學角的應用是發現興趣教學法的一項主要特色,是以幼稚園幼兒為對象,主張全部學過程應讓幼兒主動參與,自行發現、自動學,教師的功能在於觀察、輔導、提供學情境。為了讓幼兒能以最接近自然生活的直接經驗來學,教師必須盡量布置真實環境。因此,在教學區域中分成許多學角,如:娃娃角、數學角、益智角、科學角、圖書角等,以提供足夠的學刺激與資源。是以發現興趣教學法除了能使幼兒在實際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講授研。《後漢書.卷二八下.馮衍傳》:「然後闔門講道德,觀覽乎孔老之論,庶幾乎松喬之福。」宋.蘇軾〈教戰守策〉:「臣欲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講兵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