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78.09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背景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景知一詞的使用,主要是指我們要了解一個理論或學說時,所需要的先備知;或是指我們在理解一個理論或學說時,其實已經不自覺地將此理論或學說,置於我們自己的知體系之內。
  正如否證論(falsificationism)的倡導者波帕(Karl Raimund Popper, 1902~1994)認為:純觀察或實驗是不存在,雖然在我們設想的假設之前都有過一些觀察,但這些觀察總是要預先假定採納了一種參考框架、理論的框架。而這個預先已存在的參考框架,便是所謂的「背景知」。
  波帕的學生兼同事拉卡托斯(Imre Lakatos, 1922~1974),推廣了波帕對背景知的...
荀子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荀子在知論上經驗與理性並重,其說主要見於〔解蔽〕、〔正名〕。他一面提出「學不可已」、「辨合符驗」的呼籲,強調積習經驗的重要;另一方面也主張「心有徵知」、「知通統類」的理論,肯定心知主動認知與推理的功能。
  根據荀子學說,求知當由經驗積習著手,如〔勸學〕中說:「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意即憑空臆想不如切實求學。在此需注意的是荀子所謂「學」是指複雜的文化經驗,而不是指單純的感官知覺。所謂「學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誦經讀禮目的在積善成德,為學目的在成為品格完美的人。以此可說道德之知在荀子知論中,是首要知。道德知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才華器。《三國演義》第一二○回:「皓才明斷,堪為帝王。」
教育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認論係指對於教育過程中知問題作探討的學科,為教育哲學中一個重要範疇。教育活動是一種價值傳遞與創造的活動,而認知或知的價值也與其他道德、美藝、功利、宗教及生活等價值一樣,都是教育活動所追求的人生價值類型之一。但是認知的活動,在一切教育材料或教育活動中實有其獨特的類型可資別,是以將教育認論獨立為一門學科,一方面可以合於當前知專精分化的要求,另方面也可進一步擴充教育學的理論基礎,充實教育學研究的內容。
  關於知問題的探討,在哲學上稱之為「知論」(Epistemology)或「認論」,認論可說是一門研析知的性質、範圍及確實性的學問。所討論的問題包括人類的認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鑑別東西好壞。《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元來這個張大名喚張乘運,專一做海外生意,眼裡認得奇珍異寶,……所以鄉裡起他一個混名叫張貨。」
新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日熟的和新結交的朋友。指交遊廣闊,認的朋友很多。清.黃遵憲〈鄉人以余遠爭來詢問賦此誌感〉詩:「舊新交遍天下,可如親戚話依依?」
組型辨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組型辨是指吾人對外界的事物、圖形、與文字符號的辨。例如我們可以辨阿拉伯數字3和8不同、辨認每個人不同的相貌,就是藉組型辨認的能力而能對各種形狀有所區分。個體的組型辨能力很早就發展出來,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心理能力,且具有相當的靈巧性和恆常性。它顯示當外界的事物與形狀變異極大時,吾人仍能加以辨認。
  有關組型辨的歷程,可分成兩個階段:(1)偵測階段(pattern detection),將輸入的訊息加以分類和編碼;(2)解釋組型階段(pattern interpretation):使組型意義化。
  有關組型辨認的理論很多,其中較為重要的理論有三:
  ...
學科教學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科教學知也稱為教學內容知。最早提出這個名詞的是蘇爾曼(Lee Shulman),他認為學科教學知超越了學科專門知的範圍,是屬於教學層次的學科專門知
  蘇爾曼指出教師的知可分成三大類,即教學知(Pedagogical Knowledge, 簡稱PK)、學科內容知(Subject Matter Knowledge or Content Knowledge, 簡稱CK)和學科教學知。教學知強調的是教學的原理、方法、策略。學科內容知強調的是教師對其學科領域之事實、概念和原理本身及其組織方式之知的理解。學科教學知強調的是教學時,教師知道如何呈現和有系統地陳述...
共同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共同意(we feeling)又稱同類意或群屬之感,係指某一群體或團體的組成分子,彼此之間經由社會化的過程以及不斷的交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種同我族類的隸屬感,或命運共同體的我群意。共同意的發展,使得團體成員彼此間的權利義務關係,日趨明確,而形成共同遵守與認同的規範,對內團結凝聚成員的心志,對外提供所屬成員社會支持的力量。
  我國先哲荀子有云:「人之生,不能無群」。西方先賢也有人是群性動物,離不開社會生活的說法。事實上,一個新生嬰兒的一切需要與衝動,幾乎與動物無異,必須經過社會化的過程,才能進行人己之辨,認自我與環境的區別,學習並履行生活所需的各種知能、規範及角色,以成為...
公民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民意」係指一個人發展出對民族國家(nation-state)積極的與意義深長的愛慕(attachment)。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傑諾維茲(Morris Janowitz)鑑於在一個已開發的工業化社會與一個高度相互依賴的世界中,若公民教育(civic education)僅限於教導傳統的愛國主義(patriotism)或形式上的國家主義者的意型態(nationalist ideology),顯然是不適當的;他發現國家的與愛國的限制,因此在一九八三年提出「公民意」一詞。公民意與國家及國際責任與義務是一致的,包含理性(reason)、自我批判(self-criticism)、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