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036.3943 ms
共 14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背景知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景知識一詞的使用,主要是指我們要了解一個理論或學說時,所需要的先備知識;或是指我們在理解一個理論或學說時,其實已經不自覺地將此理論或學說,置於我們自己的知識體系之內。
正如否證論(falsificationism)的倡導者波帕(Karl Raimund Popper, 1902~1994)認為:純觀察或實驗是不存在,雖然在我們設想的假設之前都有過一些觀察,但這些觀察總是要預先假定採納了一種參考框架、理論的框架。而這個預先已存在的參考框架,便是所謂的「背景知識」。 波帕的學生兼同事拉卡托斯(Imre Lakatos, 1922~1974),推廣了波帕對背景知識的... |
不識泰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不知禮敬或認不出地位高、本領大的人。《水滸傳》第二三回:「小人有眼不識泰山,一時冒凟兄長,望乞恕罪。」
|
才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才華器識。《三國演義》第一二○回:「皓才識明斷,堪為帝王。」
|
意識形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個人或群體所持有關於社會運作方式的思維模式。該詞為法國大革命後恐怖統治時期遭受囚禁的思想家特拉西(Antoine Destutt de Tracy,西元1754~1836)所創,原意為有關形構觀念(idea)的知識體系(-logy)。然而,在馬克思(Karl Marx)與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看來,意識形態本身即代表了統治階級對世界的看法,而這種看法必定是扭曲的,因為它只合乎統治階級的利益。因此,在馬克思主義的影響下,意識形態也常被視為是優勢群體世界觀的心智反映。也譯作「意識型態」。
|
識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鑑別東西好壞。《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元來這個張大名喚張乘運,專一做海外生意,眼裡認得奇珍異寶,……所以鄉裡起他一個混名叫張識貨。」
|
學科教學知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科教學知識也稱為教學內容知識。最早提出這個名詞的是蘇爾曼(Lee Shulman),他認為學科教學知識超越了學科專門知識的範圍,是屬於教學層次的學科專門知識。
蘇爾曼指出教師的知識可分成三大類,即教學知識(Pedagogical Knowledge, 簡稱PK)、學科內容知識(Subject Matter Knowledge or Content Knowledge, 簡稱CK)和學科教學知識。教學知識強調的是教學的原理、方法、策略。學科內容知識強調的是教師對其學科領域之事實、概念和原理本身及其組織方式之知識的理解。學科教學知識強調的是教學時,教師知道如何呈現和有系統地陳述... |
課程意識型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課程意識型態的涵意有兩種說法,其一是指潛藏在各學科知識中的各種偏見,其一是指對於課程所採的不同信念,詳細陳述如次。
1.潛藏在各學科知識中的各種偏見。 納入課程中的知識表面上皆是經過挑選而得的最有價值的知識,是合於客觀真理的取捨標準。但是事實上,人類由於受到知識發展的限制,依然會把許多錯誤的見解視為真理,不僅自己堅信不已,更要下一代也跟著相信,例如中世紀時的「日動說」,便是明證。 課程中的錯誤除了源自無心及知識不足之外,還可能是有意造成的。某些優勢團體(dominant groups)為了保有他們的既得利益,乃將一些有利於己的思想加以強化,編入課程... |
組型辨識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組型辨識是指吾人對外界的事物、圖形、與文字符號的辨識。例如我們可以辨識阿拉伯數字3和8不同、辨認每個人不同的相貌,就是藉組型辨認的能力而能對各種形狀有所區分。個體的組型辨識能力很早就發展出來,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心理能力,且具有相當的靈巧性和恆常性。它顯示當外界的事物與形狀變異極大時,吾人仍能加以辨認。
有關組型辨識的歷程,可分成兩個階段:(1)偵測階段(pattern detection),將輸入的訊息加以分類和編碼;(2)解釋組型階段(pattern interpretation):使組型意義化。 有關組型辨認的理論很多,其中較為重要的理論有三: ... |
舊識新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日熟識的和新結交的朋友。指交遊廣闊,認識的朋友很多。清.黃遵憲〈鄉人以余遠爭來詢問賦此誌感〉詩:「舊識新交遍天下,可如親戚話依依?」
|
共同意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共同意識(we feeling)又稱同類意識或群屬之感,係指某一群體或團體的組成分子,彼此之間經由社會化的過程以及不斷的交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種同我族類的隸屬感,或命運共同體的我群意識。共同意識的發展,使得團體成員彼此間的權利義務關係,日趨明確,而形成共同遵守與認同的規範,對內團結凝聚成員的心志,對外提供所屬成員社會支持的力量。
我國先哲荀子有云:「人之生,不能無群」。西方先賢也有人是群性動物,離不開社會生活的說法。事實上,一個新生嬰兒的一切需要與衝動,幾乎與動物無異,必須經過社會化的過程,才能進行人己之辨,認識自我與環境的區別,學習並履行生活所需的各種知能、規範及角色,以成為...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