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7.92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敷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辦事不切實,顧表面應付、應酬。如:「敷衍了事」、「敷衍塞責」。《官場現形記》第四七回:「諸位老兄在官場上,歷練久了,敷衍的本事是第一等。」《老殘遊記》第七回:「在現在這老和尚以前四、五代上的個老和尚,就將這正經拳法收起不傳,只用些『外面光』、『不管事』的拳法敷衍門面而已。」
破鏡重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都市,我當在,即以是日訪之。」及陳亡,其妻果入越公楊素9>之家,寵嬖10>殊11>厚。德言流離辛苦,能至京,遂以正月望日訪於都市。有蒼頭12>賣半鏡者,大高其價,人皆笑之。德言直引至其居,設食,具言其故,出半鏡以合之,仍13>題詩曰:「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14>影,空留明月輝。」陳氏得詩,涕泣不食。素知之,愴然改容,即召德言,還其妻,仍厚遺15>之。聞者無不感歎。仍與德言陳氏偕飲,令陳氏為詩,曰:「今日何遷次,新官對舊官。笑啼俱不敢,方驗作人難。」遂與德言歸江南,竟以終老。 〔注解〕 (1) 陳:指南朝陳(西元557∼589)。陳霸先代梁而稱帝,建都建康,擁有長江以南的地區,為...
過河拆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廢除科舉制度,他請求順帝治徹裏帖木耳的 罪。不料順帝雖然很昏庸,但對廢除科舉制度倒是贊成的。因此不 不支持那位禦史,反而把他貶到外地去當官。不久,他命人起草了廢 除科舉制度的詔書,準備頒發下去。 書還未下達,地位略低於平章的參政許有王,又出來反對廢 除科舉制度。他對伯顏說:“如果廢除科舉考試制度,世上有才能的 人都會怨恨的。” 伯顏針鋒相對地說:“如果繼續實行科舉考試制度,世上貪贓枉 法的人還要多。” 許有王反駁說:“沒有實行科舉考試制度的時候,貪贓枉法的人 也不是很多嗎?” 伯顏諷刺他說:“我看中舉的人中有用之材太...
禍起蕭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兄弟鬩牆,同室操戈,煮豆燃萁,變生肘腋辨似: 形音辨誤 同 「禍起蕭牆」及「變生肘腋」都指災禍在近處發生。異 「禍起蕭牆」指禍亂由內部而生;「變生肘腋」則不指內部,更特指身旁。 禍起蕭牆 變生肘腋 辨似例句 ○ ㄨ 最近爆發的盜領案,經查證竟是~,係由銀行員工所為。 ㄨ ○ 這位總理正打算進行管理改革,卻~,帶頭反對他的正是身邊的祕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只、。唐.杜甫〈月〉詩:「只益丹心苦,能添白髮明。」宋.蘇軾〈舟中夜起〉詩:「此生忽忽憂患裡,清境過眼能須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只。如:「光說不做」。《紅樓夢》第一○一回:「也不光為我,就是太太聽見也喜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只。《漢書.卷五一.賈山傳》:「然身死纔數月耳,天下四面而攻之,宗廟滅絕矣。」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至十七歲與夫配合,纔得兩年,不幸兒夫亡化。」
不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止、不。《後漢書.卷二八上.馮衍傳》:「四垂之人,肝腦塗地,死亡之數,不啻太半。」
扣槃捫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扣槃捫燭2 古例3 相似詞4 相反詞5 例句 扣槃捫燭扣,敲擊。槃,通「盤」,承水的木盤。捫,觸摸。比喻對本質的認識不夠透徹,憑猜測而妄下斷語,以致產生誤會。 古例北宋 蘇軾 日喻:「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槃。』扣槃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為日也。」一生下來就看不見的人,沒有看過太陽,向看的見的人請教太陽是什麼形狀。有告訴他:「太陽的形狀就像銅槃。」盲人敲打銅槃而知到了它的聲音。有一天聽到鐘聲,就把它當成太陽了。有人告訴他說:...
十三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者,百家之學時或稱而道之。六經有時又稱六藝,這樣來說,六經也是諸子百家的學術淵源之一。稱為“經”的不是儒家著作。《莊子·天下》說墨家弟子都讀《墨子|墨經》相裡勤之弟子五侯之徒,南方之墨者若獲、已齒、鄧陵子之屬,俱誦《墨經》。,《荀子》中引有《道經》。經也未必都是孔子所著。後來“經”字神秘化,各宗教經典都稱為“經”了。 從先秦六經到南宋十三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俗稱為六藝),六藝中的《樂經》很早就亡佚了,《漢書·藝文志》中已無此書的記載。其他五種著作就稱為“五經”。漢朝時,以《詩》、《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