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95.28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恂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循序漸進的誘導。參見「循循誘」條。《魏書.卷四十八.高允傳》:「興壽稱共允接事三年,未嘗見其忿色,恂恂誘,誨人不倦。」唐.白居易〈襄州別駕府君事狀〉:「夫人親執詩書,晝夜教導,恂恂誘,未嘗以一篦一杖加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與壞。人世道德的兩種正反標準。例:為人處世是非惡愛分明,正做得得著人个尊重。(為人處世是非惡要分明,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而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選擇良、正確的事去實行。唐.魏徵〈十漸疏〉:「此直意在杜諫者之口,豈曰擇而行者乎?」
變蜻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變蜻蜓體長約3.4~4.2 公分。雄蟲複眼為暗紅褐色,合胸深紅褐色,腹背端部數節有3 條黑線縱線,左右兩條不明顯,腹部紅褐色,末端為黑色,背部中脊線有黑色條紋,兩側也有細小的黑色斑紋,攫握器紅色。翅膀大部份面積為紅褐色,翅端有小面積為透明,翅痣紅色。雌蟲體型和體色皆與雄蟲類似,但腹部中央及兩側的黑斑都較粗而明顯,尤其側緣的縱紋較發達,體色有紅色與黃褐色兩型,翅痣黃白色或紅色。可從雄蟲的攫握器與雌蟲的尾毛構造辨識,雌蟲的尾毛較短,左右分叉。未成熟雄蟲為黃褐色。

天道無親常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道公正,惟降福於人。《史記.卷六一.伯夷列傳》:「或曰:『天道無親,常與人。』若伯夷、叔齊,可謂人者非邪?」
至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為完美好。如:「他不斷練習,以求琴藝達到至至美的境界。」
抑惡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抑制壞人惡事,表揚好人好事,或只褒揚人之優點,而不揭露其缺點。《後漢書.卷四六.陳寵傳》「故子貢非臧孫之猛法,而美鄭喬之仁政」句下唐.章懷太子.注:「獨不聞子產之相鄭乎?推賢舉能,抑惡揚,有大略者不問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
自為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為自己打算。《左傳.桓公六年》:「君子曰:『自為謀』。」《南齊書.卷三三.列傳.王僧虔》:「太祖書,及即位,篤好不已。與僧虔賭書畢,謂僧虔曰:『誰為第一?』僧虔曰:『臣書第一,陛下亦第一。』上笑曰:『卿可謂自為謀矣。』」《太平廣記.卷二八三.高騈》引唐.羅隱《妖亂志》:「唐高騈嘗誨諸子曰:『汝曹自為謀。吾必不學俗物,死入四板片中,以累於汝矣。』」
不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遭禍患橫死,不得其天年。比喻沒有好的下場。如:「他再如此做惡,總有一天會不得終。」
誘循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循循誘」。見「循循誘」條。01.宋.朱熹〈讀蘇氏紀年〉:「觀夫子之與顏淵言至於終日,而顏淵歎之,以為誘循循,博文約禮,則聖人之所以教人,有始有卒,蓋亦可見,但不躐等而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