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50.01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天眼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能看到眾生死後投生何處、苦樂的狀況,以及世間各種形形色色的神通能力。《阿達磨俱舍論》卷二七:「非天眼通能知此事!」
金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相傳是維摩詰的前身。參見「維摩詰」條。南朝梁.陸倕〈誌法師墓誌銘〉:「欲化城,金粟降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憤怒。《爾雅.釋言》:「懠,怒也。」《詩經.大雅.板》:「天之方懠,無為夸。」
厄利垂亞(Eritre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東晉高僧。平陽郡武陽(今山西省襄丘縣)人。俗姓龔,三歲為沙彌,二十歲受比丘戒。因感於當時律典的缺乏。乃於晉安帝隆安三年前往印度求法。至義熙八年才返國,前後共歷十五年,攜回了《摩訶僧祗眾律》、《十誦律》、《雜阿曇心》、《大般泥洹經》、《彌沙塞律》、《長阿含經》、《雜阿含經》等,都是當時中土所無的大小乘的基本要籍。並和佛馱跋陀羅共譯出《摩訶僧祗律》、《僧祗比丘戒本》、《大般泥洹經》等,此外法顯還將他西行求法的經歷寫成《歷遊天竺記傳》,保存許多寶貴的西域古代史地資料,極為各國歷史學者和考古學者所重視。
史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書寫歷史所用的筆。晉.曹〈對儒〉:「既登東觀,染史筆,又據太學,理儒功。」
七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將釋迦牟尼之前的婆尸佛、尸棄佛、舍婆佛、拘樓孫佛、拘那含佛、迦葉佛和釋迦牟尼佛合稱為「七佛」。《長阿含經》卷一:「七佛精進力,放光滅闇冥。」也稱為「過去七佛」。
肅然增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歲往太行恆山參見道安大師,聽講《般若經》,遂從而出家。後入廬山住東林寺,領眾修道。善於般若,並兼倡阿曇、戒律、禪法。因此中觀、戒律、禪、教及關中勝義,都仗慧遠而流播南方。曾與劉遺民等人,在阿彌陀像前立誓,共期往生淨土,故後世淨土宗尊為初祖。著名弟子有慧觀、僧濟、法安等,另有雷次宗傳其禮學。 (2) 桑榆之光:日落時從桑、榆樹梢上射出的餘暉,比喻人的晚年。 (3) 朝陽:早晨的太陽。朝,音ㄓㄠ。 (4) 高足:古稱最上等的良馬,後用作對他人弟子的美稱。 (5) 肅然增敬:莊嚴地增加了恭敬之心。肅然,莊嚴恭敬地。
腓尼基(Phoenici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真實的佛法。《阿達磨俱舍論》卷二九:「佛正法有二,謂:教、證為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