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476 ms
共 18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犍陀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相當於今日的巴基斯坦之白沙瓦及其毗連的阿富汗東部一帶。
2.古代佛教雕刻藝術的一個流派。公元一至六世紀盛行於犍陀羅(相當於今巴基斯坦之白沙瓦及其毗連的阿富汗東部一帶)。吸取古代希臘末期的雕刻手法,對東方雕刻藝術的發展曾有影響。如:「這座佛塔的浮雕,有犍陀羅的風格。」
|
上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佛教用語:(1)對戒臘高者的尊稱。《毗尼母經》卷六:「從無臘乃至九臘是名下座,從十臘至十九臘是名中座,從二十臘至四十九臘是名上座。」也稱為「長老」。(2)寺院三綱之一。為全寺之長。《大宋僧史略.卷中》:「道宣敕為西明寺上座,列寺主,維那之上。」
|
床上安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床上加床,比喻無謂的重複。《五燈會元.卷七.金輪可觀禪師》:「問:『古人道毗盧有師,法身有主,如何是毗盧師、法身主?』師曰:『不可床上安床。』」也作「床下安床」、「床上施床」。
|
悚然起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歲往太行恆山參見道安大師,聽講《般若經》,遂從而出家。後入廬山住東林寺,領眾修道。善於般若,並兼倡阿毗曇、戒律、禪法。因此中觀、戒律、禪、教及關中勝義,都仗慧遠而流播南方。曾與劉遺民等人,在阿彌陀像前立誓,共期往生淨土,故後世淨土宗尊為初祖。著名弟子有慧觀、僧濟、法安等,另有雷次宗傳其禮學。
(2) 桑榆之光:日落時從桑、榆樹梢上射出的餘暉,比喻人的晚年。
(3) 朝陽:早晨的太陽。朝,音ㄓㄠ。
(4) 高足:古稱最上等的良馬,後用作對他人弟子的美稱。
(5) 肅然增敬:莊嚴地增加了恭敬之心。肅然,莊嚴恭敬地。
|
三摩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謂修行者將心集中在一點的狀況。為梵語samādhi的音譯。基本上和把心保持在無散亂或靜止的境界相似。《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一:「三摩地者,於所觀事令心專一為體,智所依止為業,令心專一者,於一境界令心不散亂故;智所依者,心處靜定知如實故。」也作「三摩帝」、「三摩提」、「三昧」。
|
寒木春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寒木,指松柏等耐寒的樹木。春華,即春花。寒木春華指寒木不凋、春花吐豔。比喻各有所長。語本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文章》:「齊世有辛毗者,清幹之士,官至行臺尚書。嗤鄙文學,嘲劉逖云:『君輩辭藻,譬若朝菌,須臾之翫,非宏才也。豈比吾徒,千丈松樹,常有風霜,不可凋悴矣。』劉應之曰:『既有寒木,又發春華,何如也?』席笑曰:『可哉!』」
|
傅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牽強、附會。《夢溪筆談.卷二一.異事》:「詳『膚施』之義,亦與尸毗王說相符。按《漢書》:『膚施縣乃秦縣名。』此時尚未有佛書,疑後人傅會縣名為說。」
|
意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為法境六根之一。產生意識作用的基礎。佛教部派或主張是某種看不到的物質,或主張是前一剎那的意識。唯識宗則稱末那識,一種比意識更微細的意識為意根。《阿毗達磨俱舍論》卷三:「第六意根,於能了別一切境識有增上用。」
|
一現曇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乃能知之。」 〔注解〕
(1) 舍利弗: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號稱智慧第一。初從六師外道的刪闍那毗羅胝子出家,後因聽到釋迦牟尼之弟子馬勝比丘說因緣所生法的偈頌,改學佛法。
(2) 妙法:精微深奧的佛法。
(3) 優曇鉢華:即曇花。據佛經載,此花三千年開一次,乃佛之瑞應。曇,音ㄊㄢˊ。鉢,音ㄅㄛ。
|
餓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佛教宇宙觀中,一類處在極度飢渴狀態的眾生。屬三惡道之一。餓鬼由於過去所造的罪惡,視水如膿血,食物入口如炭火。所以恆處於飢渴中。《阿毗達磨俱舍論》卷八:「如餓鬼女白目蓮云:『我夜生五子,隨生皆自食,晝生五亦然,雖盡而無飽。』」也稱為「薜荔」。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