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71.8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薦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首次收穫的五穀、蔬果祀祖先神明,是表示謝恩的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稱。印度曼尼浦(Manipur)的司,女的稱麥比(Maibi),男的稱麥巴(Maiba)〔見Maiba〕。
飛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典名。飛魚(Alibangbang)為臺灣原住民雅美族(Yami)人重要食物,因此在飛魚回流季節(每年二至六月間),該族群為祈求飛魚豐收而舉行各種典,「飛魚」為其重要典,是屬男性的儀式,其中最盛大部分是「大船打魚」(其他有小船的招魚、捕魚、豐收貯存)。由可乘六、八或十人的船、以父系世群為主共組成團體到海邊進行儀式。當天長老穿戴禮服、戴銀盔、佩頸環與刀,天未亮前村中男性即到齊,主者上船大聲吟唱祝詞祈求魚群的到來。接著於船邊宰雞,男性皆以指沾雞血奔跑到水中將其塗於灘邊濕石上以吸引飛魚的游來。然後十人抬起船身用力推向海中,歌聲一致一齊入船內划漿。最後再一齊站立於木舟上齊聲呼喊飛魚...
王秋桂主編《民族與民俗》民國八十三年、呂炳川著《臺灣土著族音樂》民國七十二年。
毛越寺摩多羅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儀名。日本民俗藝能之一種。岩手縣西磐井郡平泉町,醫王山毛越寺常行堂於舊曆正月廿日舉行之典,又稱為春神事成大法會。典準備始於正月十一日「農鍬」儀式,十四日起至正式典之間為準備各種典用具。廿日當天下午六時左右正式開始。分內陣之儀與外陣之儀,即分別在神堂內、外所行之儀式。內陣之儀「常行三昧供」與外陣之儀「蘇民」連夜並行至隔日上午。內陣之儀由毛越寺十八坊之寺僧在五間〔一間為六尺,約等於1.818公尺〕平方大之常行堂內供內山總陣守摩多羅神,堂內另設有須彌壇,壇上本尊寶冠阿彌陀佛及以下四菩薩:供神之御饌稱「百味飲食」〔Hyakumi no Onjiki〕;最初舉行由「前夜」與「後夜」二大段形...
西角井正慶編《年中行事辭典》1960。
 ;竇娥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曲名,馬水龍作曲,劉鳳學編舞,1980年4月於臺北市國父紀念館由新古典舞團首演。本曲創作背景取自元雜劇關漢卿原著《感天動地竇娥冤》。作曲者使用了人聲(男女聲)、嗩吶與多件中 國 傳統打擊樂器。嗩吶象徵真理的引導者;女聲的獨白和合唱代表竇娥遭遇的過程;男聲和混聲與打擊樂的加入,暗示罪惡與真理的衝突,全曲就在這雙重性的主題理念下展開。樂曲中所用的不諧和的男女混聲合唱及不規則的節奏,引出一種不規則的影像,像是每個人自己的內心,也像是眾生的靈魂在黑暗中呼喊;道白的處理聽起來是平劇的腔調,但整個形式又有點像西方的說白唸唱法(Sprech-gesang),是古代也是現代的竇娥在抗議著。
歌詠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稱。古埃及首席「歌詠女司」為寺廟從僕,她以豎琴伴唱,或以叉鈴跳舞(叉鈴係由許多鐵片或小鈴套在叉形框架上,搖之即發出響聲,為典使用的樂器)。作為神秘之神太陽王的女司,她通常是生於王室,為較低階層寺廟年輕司入門儀式的指導者。她是向司陰府之神歐色利斯(Osiris)唱讚美詩的尊嚴婦女們的領導者,由月亮之神的丈量者輔助,他們丈量為歐色利斯所準備的神秘屋宇舞台。在三大宗教中心之一的阿比都斯(Abydos),典禮以靜默開始,如同平常在敬拜其他諸神時的儀式,開始時沒有歌唱者、管弦樂者或大抱琴彈奏者在唱歌或演奏,這是哀傷的靜默,亦僅是一種莊嚴肅穆的舞蹈動作。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王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民俗活動。王爺,原為對瘟神的尊稱。舊時因醫藥不發達而瘟疫時起,眾人會以作醮的方式來拜俗稱「王爺」的瘟疫神。典中會將上載神像、插旌旗、艦首高掛長幡、艙內載滿各種品的王船,或放流海上,或焚燒焦化,象徵已將瘟神送走。後來隨著時代環境的改變,「王爺」已不限定在送瘟神,更著重在防邪治祟、保境佑民的功能。並逐漸擴大為拜各種代玉皇大帝巡察人間善惡的代天巡狩王爺、千歲。俗稱為「建王醮」。
水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儀名。為史瓦濟蘭首都墨巴本(Mbabane)附近的一個村莊中,每年一月之新月期間,所舉行的初果(First Fruits Ceremony)。成千之史瓦濟蘭人前來參加歌舞,以慶祝新年與酋長之權威,並同時慶祝以新穀物作為力量更生之象徵,以及慶祝造雨。慶典連續六日之久;第三日宰黑牛祀時,由酋長所屬之武士舉行舞蹈。武士特別重視其長髮,除以蘇打水加以漂白,並捲成小捲,有時亦將其染成赭色。至第六日慶典達到高潮。在造雨儀式中,酋長在家人之前舞蹈,以表現其力量與技巧。然後試嚐本年第一期收穫之水果,並准許大家分享此一成果。整個儀中,由當地世襲之部落司儀,在一特別搭建之茅屋內,主持必要之儀式。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猶太人的司制度上居最高位的人,兼任猶太最高議會的主席職。每年在贖罪日,他必須進入聖殿的主聖所,為他自己和以色列人的罪獻
成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均酒為唐武后則天皇帝時成均監的首長,掌管六學。唐朝設有國子監統轄六學,國子監的首長稱為國子酒。至唐武后則天皇帝光宅元年(西元684年),將國子監改名為成均監,同時將其首長酒改稱為成均酒,職責不變,仍負責管理中央六學,即國子學、太學、四門學、書學、算學及律學。
  武后崩,中宗復位,隨即於神龍元年(西元705年)將成均監復名為國子監,而成均酒亦隨之復名為酒。(參見「國子監」及「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