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品交易時,所支付、收入的款項。如:「這次出口貨物的款,總金額高達千萬,是公司今年最大的一次交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格降低。如:「農委會分析供過於求是造成豬肉跌的主因。」
目的游離評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的游離評(goal-free)目的游離評是斯克里文針對目標評模式的弊病而提出來的。他認為,評者應該注意的是課程計畫的實際效應,而不是其預期效應,即原先確定的目標。在他看來,目標評模式指考慮到預期效應,忽略了非預期的效應...
帳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公司的帳面值等於其資產減去負債。也作「賬面值」。
2.股票術語。每一股股票帳面值為股東權益總額除以發行股票總股數所得的商。通常股票市未必等於帳面值,如熱門股市高於帳面值。也作「賬面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交易行為中,賣方對買方的詢問,用口頭或書面說明商品格。《太平廣記.卷四三六.東市人》引唐.段成式《酉陽雜俎》:「驢甚壯,報只及五千。」
2.售貨者對採購者所提的貨品格,稱為「報」。可做為比、議的依據。《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三回:「後來一個甚麼人,上了條陳,說買辦不妥,不如設了報處,每日應買甚麼東西,掛出牌去,叫各行家彌封報。派了委員,會同開拆,揀最便宜的定買。」
死豬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固定的售
實用值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用值說是現代倫理學和值論的倡導者處理生命現象之道德值的理論,包括善和惡的結果對特定客體有利的趨向,其值論是倫理學上現代自然主義的一種,內容是對實用主義教義的懷念,產生於一九二○年代,雖然現仍存在,但已不再有相當的影響力。其重要代表是美國的培里(Ralph Barton Perry, 1876~1957)、帕克爾(Dewitt Parker)以及英國的田納特(Frederick Robert Tennant)。這個學派的倡導者界定特殊客體或現象的值對人的重要性,不是根據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而是對社會持久利益的客觀態度。以純心理學來詮釋利益本身,就像人對特定客體的感覺,如欲望、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昂貴的格。如:「高收購」、「高出售」。《北齊書.卷三七.列傳.魏收》:「耶輸者,故尚書令陳留公繼伯之子也,愚痴有名,好自入市肆,高買物,商賈共所嗤玩。」《舊唐書.卷一八九.儒學列傳下.王紹宗》:「家貧,常傭力寫佛經以自給,每月自支錢足即止,雖高盈倍,亦即拒之。」
2.比喻人身分崇高、聲名顯赫。《梁書.卷三三.列傳.王僧孺》:「徒竊高厚名,橫叨公器人爵,智能無所報,筋力未之酬,所以悲至撫膺,泣盡而繼之以血。」唐.高適〈河西送李十七〉詩:「高人爭重,行當早著鞭。」
期待量典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期待量典範係解釋成人參與教育活動的一種理論架構。此典範係由瑞典教育家魯班遜(K. Rubenson)所提出。他的理論係根據有關的研究,參酌既有的模式及修正富若姆(V. Vroom)的工作動機理論而來。在其理論中,有兩個要素,一為「期待」(expectancy),二為量(Valence)。「期待,包括二項,即:(1)個人完成教育活動後可能得到酬賞的期待;(2)個人能夠參與學習的期待。二者均具有正向的力量,此兩種力量是相乘的,如其中之一為零,產生的力量就是零,即沒有參與的動機。「量」是指個人對各項參與結果所預期值的總和,具有影響參與的力量。此項總和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負向的,其影響力...
瞞天討,就地還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賣方討過高,顧客以極低的錢還。《儒林外史》第一四回:「這個正合著古語,『瞞天討,就地還錢』!我說二三百銀子,你說二三十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