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06.1434 ms
共 30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社會距離量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距離量表〕是鮑加都斯(E.S. Bogardus)所設計,原本是用以測量個人對各個不同民族、國籍、宗教、社經地位者的態度差異,經修改後可作為測量學生在班級團體中,與群眾疏遠或接近的情形,了解所有學生的人緣、人際關係,作為評量及輔導之依據,是一種簡便易行的方法。其實施方法如下。
1.製作表格:先印妥如下之表格,並填上全班學生的姓名。 2.填表方法 (1)表中五個選項的意義不同,分別表示人際關係的遠近,也就是表示你希望和班上各個同學所保有的關係。 (2)衡量一下你和班上各個同學的交往情形,在五個選項中選「ˇ」一項... |
社會行動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行動理論(social interaction)目錄1 源起2 對於班級經營的主要啟示2.1 一、教師地位形象之塑造2.2 二、學生的印象管理能力之檢視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源起與生俱來的自我有其多面性,每一面都有其功能,然而要成為一個高度社會化的人,你必須將自己成現給別人,並讓他人相信你是怎樣的人。個人在社會中,為維持某種形象,常 |
社會變遷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變遷理論」是指對社會變遷提出系統化的解釋,建立理論和模式、歸納影響或促成社會變遷之因素的主張。社會變遷理論大致上可分為古典社會變遷理論及當代社會變遷理論兩大類。
古典社會變遷理論大致包括進化論(Evolutionary Theory)、新進化論(Neo-Evolutionary Theory)、衝突論(Conflict Theory)、功能論(Function Theory)、循環論(Rise and Fall Theory)和現代化理論(Modernization Theory)等。以下簡要說明: 1.進化論學派:萌芽於十九世紀歐陸之進化論學派,隱含著對... |
班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各級學校中,由全班同學共同參加的定期集會,通常一週舉行一次。
|
社會效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效益是指某一行為或措施使全社會經濟個體福利增量的總和,包括內部效益與外部效益。如養蜂場附近有一果農栽種果樹,除果農自果樹獲得的內部效益(如自己吃的效用或銷售收入等)外,蜂農會從果農處獲得所產生的外部效益,因此,當有外部效益存在時,社會效益大於私人效益。(參見『外部性』)。
|
社會依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社會依附1.1 依附關係的發展1.2 中英文關鍵字1.3 參考資料 社會依附 社會依附係指嬰兒與母親或照顧者之間所建立的情感聯結,英國精神病學家包爾比(Bowlby,1958)首先運用這個名詞,來說明個人與親密伴侶間的強烈情感聯繫。就一般嬰兒而言,大約在6個月左右,便會明顯的表現出認識母親、想...
|
大會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許多團體聚集在一起,從事競賽、觀摩與交流等活動。如:「今天是全國運動會開幕的日子,來自各地的隊伍在此大會師。」
|
社會賢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社會聲望的人。如:「藉著社會賢達的穿梭協調,這事終於有了圓滿結局。」
|
人格社會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格社會化目錄1 前言2 理論定義3 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前言根據社會體系意義的分析,可以知道人類行為多數都從社會體系中產生,社會體系跟社會行為中所牽涉的各種因素中,比較受到重視的是蓋哲爾的理論模式,他指出人類的行為,主要受到兩個...
|
[非正規教育之社會]([非學校化社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正規教育」為美國近年興起的一種質疑傳統學校教育功能的觀點。美國建國之初,領導獨立運動的先驅,均深受歐洲啟蒙思想的影響,堅信一個紮實的、穩定的民主共和國,必須由受過良好教育的公民組成之。因此,普及教育、公共教育、平民學校,在美國教育發展史上,逐漸地成為美國文化傳統中的一部分。一九六○年代,聯邦政府大量經費補助各地方的教育發展,使公共教育的真正效能,成為一些教育思想家所質疑的一個問題,伊利希(I.D. Illich)在一九七一年所著[非正規教育之社會](或[非學校化社會])一書,便是一個具體的代表。伊利希覺得社會愈來愈走向制度化,使得個人生活的許多方面,都得依附於社會的制度。人的初生,要在...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