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標籤論(labeling_theory)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缺點或錯誤來建立自我認同,這也是一種貼標籤。舉例而言,我無法完成某人的期望,就對自己說:「我是個沒有價值的人,我很沒用。」因而對自己沒有自信,不敢冒險。標籤論已被用來解釋少年犯罪與各種變態行為的心理成因,也被用來說明學校教學的不當措施,會對學生的人格發展產生不良影響。例如「放牛班」、「啟智班」等名稱,都有可能會對學生心理上產生標記作用。 來源標籤的概念源自於Frank Tannenbaum在1938年出版的《犯罪與社會》(Crime and Community)一書,主張青少年犯罪行為是社會給青少年的錯誤行為貼上「不良青...
精熟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行為目標),無法完全代表整體。難以界定精熟表現標準。編制優良教材耗費教師精力及時間。否定個別差異的價值
畢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終歸、到底。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結論。《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交易事已成,不必說了,只是我們畢竟有些疑心,此殼有何好處?價值如此。」《紅樓夢》第八六回:「你與張三到底有什麼仇隙?畢竟是如何死的?實供上來。」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人將死亡,所說的話往往是較有意義或價值的。《論語.泰伯》:「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褚少孫補東方朔傳》:「帝曰:『今顧東方朔多善言?』怪之。居無幾何,朔果病死。傳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此之謂也。」
認知學徒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知學徒制」是一種教學新典範,如果能善加利用,對於教學效果的提升或是人才的培育,應該有其積極的功能與價值。 中英文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認知學徒制英文關鍵字:Core Curriculum 參考書目:註1:吳清山、林天祐 (2005),教育新辭書,p.144-145,臺北市: 高等教育。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教育部ISP:連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銷路好、價值提升。如:「市價挺俏」、「行情看俏」。
敝帚千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旦放任士兵縱火搶奪,後果將不堪設想,光是聽到就讓人鼻酸。在一般人家裡儘管是殘破不堪的掃帚,也會當作價值千金的寶物來珍惜!何況他們都是我大漢的子民,你怎麼忍心這麼做?古籍中也記載:春秋時人秦西巴,因為不忍心看母鹿傷心,於是偷偷放走主人獵得的小鹿,結果主人知道後很生氣的把他趕走;戰國魏將樂羊攻打中山國時,正好他的兒子在中山國,中山國君就殺了他兒子並做成肉羹送給他,為了向魏文侯表示自己的忠心,他吃下肉羹。由這二個故事來看,誰比較仁慈呢?如果放縱兵士胡作非為,那就失去斬殺將領撫慰百姓的仁義之心了。」後來「敝帚自珍」這句成語,就從劉禹話中「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東西雖不好,卻因為是自己...
赫爾巴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唯實主義」。背景是18世紀啟蒙運動,產生孔德的實證主義,從法國傳至德國,此種思想重視經驗,並以實用的價值說為主,加上科學工藝知識之發達,這也影響了赫爾巴特的哲學觀。 赫爾巴特的教育觀赫爾巴特的教育觀,主要受到倫理學及心理學的影響以下說明之:教育目標:個人品格發展,培養社會性的道德,使之用之於社會,並涵養多方面的興趣(博雅教育),並慢慢「知你自己」,以激發學生心裡的統覺機能,形成一個「文化人」,使「知」和「意」相結合。赫爾巴特繼承康德道德哲學的「善意說」,以人的動機為考慮對象。在教育上的內涵而言,為他律(管理、陶冶)到自律...
效益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果根據效益論的原則,應該是可以的,可是我們個人都知道這是不對的事情,也絕對不能同意的。基本上,生命的價值是無上的,而且也是超過幸福的,因為沒有了生命,也沒有幸福可言。因此,我們絕對不可以犧牲任何人的生命來換取「最大的幸福」。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效益論英文關鍵字:utilitarianism ethics 參考資料歐陽教著。教育哲學,1999年初版,頁111-112,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鱗翅目蠶蛾科和天蠶科昆蟲的通稱。能吐絲,以環節蠕動,胸腹及尾有六對腳,以桑葉為食。幼蟲成長,必蛻皮數次,每蛻一次皮便長大一些,最後結繭變蛹,化為蛾。蠶所吐的絲可以織成綢緞,對人類來說深具經濟價值。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