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咬文嚼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咬文嚼字」表面的意思就是把文字在口中咬嚼,形容人在字句上推敲琢磨。此語在元雜劇中已常見用,如秦&25cd1.jpg;夫的《剪髮待賓》。這齣戲劇是改編自《晉書.陶侃傳》中所載陶母剪髮易錢來招待賓客的故事。劇中除了描寫傳統「母賢子孝」的價值觀,又虛構了一個財主「韓夫人」,由她主動提出要將女兒嫁給陶侃,待陶侃高中狀元後,兩人也終成眷屬。這樣皆大歡喜的劇情安排,反映了元代士人階層與商人階層聯姻,政治權力和巨大財富結合的社會現象。在《剪髮待賓》中,陶侃因知道附近來了一個老學者,便想請至家中招待向他請益,可是家貧無錢,無奈之中,只好寫了「信」字,到財主韓夫人家中典當。韓夫人見陶侃相貌口才不凡,知是可造之...
吹毛求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規定賞罰的律令。術,指君王統御臣下的方法、策略。 (2) 權衡:稱量輕重的工具。比喻為衡量事物價值的標準。權,秤錘。衡,秤杆。 (3) 逆:違背、不順從。 (4) 疵:毛病、缺點。 (5) 洗垢察難知:洗淨汙垢後,再細察難知的痕跡。義猶「吹毛求疵」、「洗垢求瘢」。〔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慎子》逸文
鳥盡弓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劉安是漢高祖劉邦的孫子,世襲封為淮南王。他善於文辭,受漢武帝寵愛。武帝曾命他作一篇離騷賦,他僅花一個早上的時間就完成了,文思敏捷,可見一斑。劉安與門下食客、方士合著《淮南子》一書,內容多為道家思想,並融匯了先秦各家的學說,今日僅存內篇,餘皆散佚。後來劉安因為謀反的計畫洩露,自縊而死。《淮南子.說林》中提到「狡兔捕獲了,就把獵犬烹煮來吃;高飛的鳥射盡了,就將弓箭收藏起來」,意思就是事情成功之後,有功之人已無利用價值,不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獎賞,反因才能出眾,受到猜忌,而遭到殺害或疏遠。後來「鳥盡弓藏」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事成之後,有功之人卻遭到殺戮或疏遠的命運。
扶搖直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是先秦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的哲學宗旨是要人們超越世俗的價值觀,不要去計較那些是非、大小、有用無用等的判斷,因為這些都是人為的,並非恆常不變。人們如果一味計較這些,身心就會被牢牢綁住;要學著拋棄這種種的束縛,才能得到真正的放任自得,也就是莊子所謂「逍遙」的境界。為了引導人們能接受他的思想,莊子運用很多的寓言,來啟發人們。在〈逍遙遊〉中,莊子舉了一個鵬鳥高飛的寓言,說明人要先懂得「適性」,才能知道自己也有天生的長處,不會一味羨慕別人。在這個寓言中,莊子先說北海有一種鯤魚,大得不得了,後來這種魚變成了鵬鳥。鵬鳥也是大得不得了,奮飛起來的時候,張開翅膀像懸在天邊的雲。當時有一位專門記敘奇特事物的...
維高斯基的認知發展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庭的支柱,這些都是鷹架的一部分,但最後在成品完成後,都需要漸漸拆除,才能讓他擁有自我的判斷,及自身的價值肯定。 參考資料註1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頁52-58。台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註2 Robert.E. Slavin (2005),(張文哲譯)。教育心理學,頁52-57。台灣培生教育出版有限股份公司
集腋成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為「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鎰之裘,非一狐之白也」。意思是江河裡的水,不是從一個源頭流下來的,價值千金的白色狐裘,也不是由一隻狐狸腋下的白毛積成的。狐狸雖不見有純白者,然將一隻隻狐腋下的一小塊純白毛皮聚集起來之後,便可縫製成一件純白狐裘,輕柔難得,至為珍貴。所以墨子便用此來說明賢良之士的多寡,影響到國家的強弱興衰,所以國君應該親近人才,尊重人才,將人才聚集,並加以重用,國家才能強盛不衰。後來「集腋成裘」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積少成多。
圖窮匕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末期,秦國勢力強盛,不斷出兵侵佔其他國家的領土。當時燕國是一個地處北方的弱小國家,最初,燕王為了與秦國友好,曾將太子丹交給秦國做為人質,但沒有受到秦國善待,後來逃回了燕國。太子丹為了抵抗秦國的侵略,同時也為了報仇,於是授命荊軻刺殺秦王,並指派秦武陽擔任助手。荊軻到了秦國後,就先以價值千金的物品,贈送給秦王的寵臣中庶子蒙嘉,請他在秦王面前美言一番,並表明此行的目的。秦王聽說燕國帶來了督亢的地圖以及重金懸賞的樊於期首級,非常高興,趕緊在咸陽宮接見。荊軻捧著裝有樊於期頭顱的盒子,秦武陽在後則捧著裝有地圖的匣子,二人依序走到殿前的臺階。秦武陽臉色驚恐,荊軻趕緊解圍說:「北方偏遠地區的鄉下人,不曾見...
魚目混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記室時,寫了一篇〈到大司馬記室牋〉,來感謝朝廷的提拔。文中任昉極為自謙,形容自己只是像魚眼睛那樣毫無價值的人,卻被當作美玉一般來使用。唐人李善在注解時,引用了《韓詩外傳》為證,說明古人認為白色骨頭外觀看起來像象牙,魚的眼珠乍看之下很像珍珠。後來「魚目混珠」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以假亂真。
精粹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現實的道理,吸收了某部份進步主義的觀點。精粹主義論者認為社會文化遺產中有精有蕪,而精緻的、具有真正的價值者,並不隨時間的消逝而湮滅,反而會因時間的久遠而愈能顯出其真切的意義來,那才有延續的意義。永恆主義者較重視高等教育問題,但精粹主義者較重視中、小學的教育問題。 中英文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精粹主義英文關鍵字:Essentialism 參考資料Allan C.Ornstein/著,方德隆/譯(2004)。課程基礎理論,頁72-80。台灣培生教育出版。黃政傑(2000)。課程設計,頁104。東華,台北。
走馬看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浮光掠影,蜻蜓點水反義:觀察入微辨似: 「走馬看花」及「浮光掠影」都有觀察粗略,不仔細深入的意思。 「走馬看花」側重於因匆忙以致印象難以深刻;「浮光掠影」則側重於態度輕忽,以致見解膚淺。 走馬看花 浮光掠影 辨似例句 ○ ㄨ 因為行程緊湊,我參觀每座博物館都僅止於~而已。 ㄨ ○ 議論必須確有根據,若只是~,人云亦云,有何價值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