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90.687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價值普遍論預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價值普遍論預設是社會科學研究中實徵主義對於價值問題探討的基本假設,此種假設以為價值系統的意義內容是客觀的;這些價值內容由一些基本的組成成分建構而成。這些組成成分在不同的文化或時代中均維持不變,並不特別蘊含於某個獨特文化或傳統中。各個社會文化之所以出現不同的價值系統,乃因價值的組成成分以不同的組合方式出現。基於此種預設,價值詮釋就不討論是否具有傳統意義上之適當性的問題。
  帕森斯(Talcott Parsons)透過簡化的價值普遍論預設,排除對社會所傳遞之制度化價值(institutionalized value)的歷史性理解。制度化價值為文化所決定,影響個人的價值選擇、感受與解...
低級價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低級價值目錄1 前言2 定義3 分類4 關鍵字5 參觀書目 前言低級價值包括食物、健康等等的價值,也就是隸屬於馬斯洛底層生理需求的部分,它是人類基本的需求,因此雖然名為低級價值,有的時候,他的價值性其實更高於高級
價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意義、沒作用。即不具備行為、事物的價值或重要性。例:為著小可事情就發譴﹝發閼﹞,係無價值﹝又讀 mo11 ga55 dad5四 mo11 gie55 dad5四 mo55 ga11 dad2海 mo113 gie53 dad54大 mo55 ga53 dad5平 mo11 gie55 dad5南﹞个。(為了小事而生氣,是沒意義的。)
高級價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級價值目錄1 前言2 定義3 分類4 總結5 關鍵字6 參觀書目 前言高級價值有時又稱為精神價值,他比一般的低級價值更有價值在於它是人類特有的價值,即便沒...
價值觀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同一文化影響的團體成員,對於生活中各種人、事、物應該如何安排才最為恰當的共同想法。
價值類型量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價值類型量表是阿爾波特(G. Allport)、韋農(P. Vernon)和林得恩(G. Lindzey)所發展而來的量表。可以針對受試者對於所接觸到的事情、現象或行為的評價,所反應出積極與否及重視其價值程度加以了解的一種評量工具。自一九六○年以來,測驗及心理學家逐漸重視對個體的價值(Value)及評價取向(evaluative orientation)的測量,價值類型量表是由斯普朗格(E. Spranger)在一九二八年所著的[人格類型](Types of Men)中得到靈感而設計出來的,內容包括理論、經濟、美學、社會、政治及宗教六種描述人類基本興趣、動機、評價態度的問卷。題目選擇的最後...
價值標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品本身所具有的固定不變的價值,且可做為交換和貸借的標準,稱為「價值標準」。
價值敘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價值敘述簡單說來即是與價值判斷(Werturteil)或評價有關的陳述(statements)。一般說來,價值(Wert, value)包括「對於人生各種生活意識所產生的評價」,由於人生繁雜紛歧,因此也產生了各種不同類型的價值判斷與價值敘述,而對於不同類型的價值敘述,學者間的看法也因價值與事實間之關係而有差異。如主張經驗分析的學者即相信,任何類型的價值敘述都必須訴諸並通過經驗事實的檢證,才有真正的價值可言;而一些重視文化價值的學者,則認為人生除了事實的真理外,尚存有善、美、聖、愛等獨立於事實之外的價值存在。
  價值一詞在用於語言時常有下列四種意義:(1)價值是值得,與使用或實用...
價值基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價值基礎指不同科學研究的規範性基礎,此種規範性基礎是用以決定問題選擇、方法與技術之運用以及結果之應用與解釋。
  教 育 作 為 一 種 行 動 科 學(Handlungswissenschaft)而言,首先必須考慮行動的可能性而非理論,教育實踐也不只是理論的運用。因此,教育科學(Erziehungswissenschaft)的理論建構,必須將一個反省的主體意識列入考慮方不致褊狹。再加上新方法及新概念工具的引入,實徵主義的方法論亦發生了內在的變化。教育實踐的情境,事實上不只是單純的實驗室情境(labor situation),而是場地情境(field situation),具有普...
價值系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價值系統」有個人和社會兩方面的涵義:一是指某一特定社會或族群文化中,其處於最底層而不易變動的價值體系,此價值體系除可以反映該特定社會或族群的共同思想特質外,亦構成該社會或族群成員行動的基本準則:二是指個人用以辨別是非善惡,並據以決定行為取捨的一種認知的價值架構,此價值架構主要表現於在道德、政治、社會、宗教等各方面的判斷與評價。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