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953.1272 ms
共 10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沉魚落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齊物論》主旨在論述常人判別事物的準則不一樣,他則主張一切人與物存在的意義和價值都是等齊的。莊周藉著王倪之口說:「毛嬙和麗姬是人們公認的美女,但是魚見到她們趕緊潛入水底,鳥見了她們立刻向高空飛去,麋和鹿見到她們則飛快跑走。」因為魚、鳥、麋、鹿四種動物不辨美醜,即使見到美麗的女子也如同見到其他人般趕緊逃離,藉此傳達世間無絕對的是非美醜的觀念。「沉魚落雁」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但語意沿用魚、鳥因見毛嬙、麗姬等絕色美女而驚畏躲避,借此來讚美女子的容貌美麗出眾。宋朝無名氏《錯立身》第二齣:「看了這婦人,有如三十三天天上女,七十二洞洞中仙,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即以「沉魚落雁」形容女子容貌的...
|
淋漓盡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所寫的《酌中志略》,感嘆他才識廣博,卻身不由己,最後被牽連而死於獄中,實在可惜。李清認為他這本書的價值極高,除了講到皇宮內的大小制度外,也將當時魏忠賢與熹宗乳母客氏的驕橫胡為,描寫得十分生動。後來原文中的「淋漓盡致」被摘出成為成語,用來形容語言或文章表達得非常透澈,亦用於形容表現生動逼真。
|
Marcia的四類認同狀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前言2 四種狀態3 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前言James Marcia(1991)以艾瑞克森的理論為基礎,透過與青年的深入晤談,發現青年有四種認同狀態。這些狀態反映青年願意為某宗教、政治價值、和未來職業獻身(commitment)的程度。 四種狀態這些狀態敘述如下:1. 早閉型認同(foreclosure):處於早閉型認同的個體從未經歷過認同危機。他們過早建立認同,而且此認同是以他們父母的選擇為基礎,而非來自自己的選擇。他們已決定獻身於某職業和意識型態。但這種投入只是基於他們父母或權威人物的評估,而非來自自主的自我...
|
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具有價值,可以買賣、抵押或轉讓的票據。如:「債券」、「禮券」、「證券」。
|
雞鳴狗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寵妃燕姬求救。燕姬提出條件,要孟嘗君送他一件貴重的禮物,而且指定要一件狐白裘。可是孟嘗君僅有的一件價值千金的狐白裘,已經先送給昭王了,怎辦呢!這時,隨行的門客中有個善於偷東西的人,像狗一般的機靈;他在夜裡潛入秦宮,偷出了那件狐白裘,立刻把它獻給燕姬。燕姬向昭王一說,昭王果然答允放走孟嘗君,讓他們回國去。孟嘗君料到昭王要後悔,就立刻逃走。逃到函谷關,正是半夜。關上規定,每晨雞鳴以後才能開關讓商旅通行。這時,門客中有一個善於模仿雞鳴的人,他「喔喔」地叫了幾聲,引得附近農村中的雞都叫了起來。守關的人以為天亮了,便打開關門,讓...
|
增強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或其他已經確立的次級增強物相互聯結後,而產生增強力量的增強物,如金錢、成績等。次級增強物本身沒有什麼價值,但與其他增強物產生聯結後,其本身的價值也隨之產生。次級增強物可分為三類:社會增強物(social reinforcer)、活動增強物(activity reinforcer)、代幣增強物(token reinforcer)/象徵性增強物(symbolic reinforcer) 正增強和負增強 正增強物和正增強為運用正增強物(positive ...
|
奇貨可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珍異的貨品,可以收藏聚集起來,等候高價出售。語出《史記.卷八五.呂不韋傳》:「子楚,秦諸庶孼孫,質於諸侯,車乘進用不饒,居處困,不得意。呂不韋賈邯鄲,見而憐之,曰:『此奇貨可居。』」後比喻仗恃某種專長或有利用價值的東西作為資本以謀利。《幼學瓊林.卷三.人事類》:「事有大利,曰奇貨可居。」
|
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價值高的。如:「重酬」、「重器」。
|
維高斯基的認知發展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庭的支柱,這些都是鷹架的一部分,但最後在成品完成後,都需要漸漸拆除,才能讓他擁有自我的判斷,及自身的價值肯定。 參考資料註1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頁52-58。台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註2 Robert.E. Slavin (2005),(張文哲譯)。教育心理學,頁52-57。台灣培生教育出版有限股份公司
|
孤陋寡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理,與〈大學〉篇所講述的內容,可說是互為表裡,自古以來甚為學者所推重,直至今日,書中的道理仍然深具價值。這段文字,說明了古代大學中進行教育的正確方法,應該在一切的問題與邪念萌發之前,就用禮節加以禁止約束,這樣就叫做預防。而利用學生接受教育的時機,給予教導,就是合於時宜。不超越學生的程度而循序漸進的施行教育,就叫做合乎順序。讓學生互相觀察而學習彼此的長處,就是觀摩、切磋。這四種方式,就是促使教育興盛、成功的原因。如果在邪惡的念頭和罪過發生後,再加以禁止,這時的教育就發揮不了作用,容易顯得格格不入而無法克服問題。過了應該學習的時期才去學習,即使花費相當的努力也難有成就。雜亂的施教而不循序漸進,就...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