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瀝膽墮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竭誠相待,盡忠效命。唐.李頎〈行路難〉:「世人逐勢爭奔走,瀝膽墮肝唯恐後。」唐.羅隱〈冬暮寄裴郎中〉詩:「仙郎舊有黃金約,瀝膽墮肝更祈。」也作「披瀝肝膽」。
心如刀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如刀割」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蔡邕〈太傅胡廣碑〉(據《全後漢文.卷七六.蔡邕》引)自公寢疾,至于薨斃,參與嘗,列在喪位,雖庶物戮力,不愆于禮。進睹墳塋1>,几筵2>空設;退顧堂廡3>,音儀永闕4>。感悼傷懷,心肝若割。相與累次德行,撰舉空勳,刊之于碑,用慰哀思。 〔注解〕 (1) 墳塋:墓地。塋,音|ㄥˊ。 (2) 几筵:古代稱祭祀的案桌。几,小桌。筵,音|ㄢˊ,竹席。 (3) 堂廡:中國傳統建築中,廳堂兩側連接較矮的側房。廡,音ㄨˇ。 (4) 闕:音ㄑㄩㄝ,空缺。
亢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旱災。三國魏.曹植〈告咎文〉:「亢陽害苗,暴風傷條。」《周書.卷三○.于翼傳》:「舊俗,每逢亢陽,白兆山祈雨。」
心腹之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久。楚昭王派人去問周太史,周太史說:「這是大王您身體健康即將受到危害的徵兆,不過沒有關係,只要經由告,就可以轉移到令尹或司馬身上。」楚昭王聽了以後說:「除掉心腹的病痛,而轉移到四肢上,那有什麼好處?如果我沒犯什麼錯,上天也不會要我早死;如果有錯,就要受罰,又有誰能夠改變的呢?」於是就沒有去祭告了。後來「心腹之患」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致命的禍患或隱藏在內部的危害。出現「心腹之患」的書證如《後漢書.卷六六.陳王列傳.陳蕃》:「今寇賊在外,四支之疾;內政不理,心腹之患。」
禮拜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基督教徒每逢星期日聚會,對上帝作告行敬拜禮的儀式,故稱星期日為「禮拜天」。也稱為「禮拜日」。
祝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掌理祝的官。《左傳.昭公十八年》:「郊人助祝史除於國北。」唐.孔穎達.正義:「祝史,掌祭祀之官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祝盟》:「犧盛惟馨,本於明德,祝史陳信,資乎文辭。」
不可擢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擢髮難數」。見「擢髮難數」條。01.清.褚人穫《堅瓠八集.卷三.懺目》:「臣今求哀懺悔,數其罪而請,……諸如此類,不可擢髮。」 
上和下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下之間相處和諧融洽。《初刻拍案驚奇》卷二○:「春郎夫妻也各自默默地祝,自此上和下睦,夫唱婦隨。」
大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一種祭祀。年終時合祭農田諸神,祈來年不降災害。《禮記.明堂位》:「大蜡,天子之祭也。」也作「大䄍」。
目睜口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目瞪口呆」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目瞪口呆」原作「目瞪口噤」,語見唐.皇甫枚《三水小牘.卷下.夏侯禎黷女靈皇甫枚為乃免》。《三水小牘》的內容主要講述唐朝民間神異故事,其中一則說道:在汝州魯山縣西的小山裡有座「女靈觀」,供奉著一個女子,她的容貌妖嬌豔麗,但神色間流露著傷感怨懟。有一天,夏侯禎到廟裡參觀,被這尊神像吸引,遲遲不肯離去,他取酒祝說:「我夏侯禎年輕並且尚未娶親,今日見著您的丰姿,十分仰慕,我願意留在廟裡,作為掃除的僕役以侍奉您,希望您能夠成全。」當天晚上夏侯禎回去後,變得神智迷糊,無法入睡,像是被陰靈入侵。他的友人皇甫枚趕來探望,看到他瞪著雙眼,嘴巴緊閉不能出聲,一付呆...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