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聚沙成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òng shā chéng tǎ釋義︰即「聚沙成塔」。見「聚沙成塔」條。 01.唐.白居易〈感妄緣題如上人壁〉詩:「弄沙成佛塔,鏘玉謁王宮;彼此皆兒戲,須臾即色空。」 參考詞語︰聚沙之塔注音︰ㄐㄩˋ ㄕㄚ ㄓ ㄊㄚˇ漢語拼音︰jù shā zhī tǎ釋義︰堆沙而成的塔。見「聚沙成塔」條。 01.明.湯顯祖〈答袁滄孺邑侯書〉:「刊垂九帶,如標指月之輪;辨示兩兒,若誘聚沙之塔。」
心悅誠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續傳燈錄.卷三五.育王光禪師法嗣》:「生平善誘其徒,未嘗厲聲色。然一經指授,輒神融意、心悅誠服,皆充然有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資高、領力好。如:「聰明」、「聰慧」。《漢書.卷八○.宣元六王傳.淮陽憲王劉欽傳》:「聰達有材,帝甚愛之。」
格格不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皆準,故不論時代古今、東西南北,道德標準都是人心所固有的。其於治學方法上,主張「發明本心」,認為只要得本心,不必多讀書,「學苟知本,六經皆我注腳」。陸九淵曾與朱熹會鵝湖論辯,意見多處不合。陸九淵的學說後來由明朝的王守仁繼承,成為陸王學派。在〈與徐子宜書〉中,陸九淵提到劉文潛在江西作官時,頗有政績,等他到了湖、廣作官,評價就大不如前。陸九淵曾聽兄長提起劉文潛,以為他必不是個庸碌之輩,後來才知道事實並非如此。他認為劉文潛在滿足自己的私慾上,無所不取,絲毫沒有畏懼;但是論到誠意正心等道德修養時,就顯得抵觸而不能相合,並以此自謂為光明公正。後來「格格不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抵觸阻隔而...
面面俱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梁章鉅是清朝人,幼時穎,四歲時讀書,九歲能詩,二十八歲中進士,曾任廣西、江蘇巡撫。除了政治上的貢獻,梁章鉅亦綜覽群書,熟悉典故,著作頗多,有《楹聯叢話》、《浪跡叢談》、《歸田瑣記》等書。其中《楹聯叢話》記載了許多名勝楹聯及歷代巧對妙聯。在《楹聯叢話.卷三.廟祀上》中,提到歷代所供奉祠之神祇。「文昌」本為星名,亦稱「文曲星」、「文星」。「文昌帝君」又稱為「梓潼帝君」。相傳是晉代張氏因仕晉戰歿,人民立廟祀之。宋代時封至「英顯武烈王」。道家將其稱為「梓潼帝君」,主宰功名、祿位之神。元時加封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梓潼神與文昌星遂合而為一,稱「文昌帝君」,主宰天下文教之神。士人多崇祀之,認為...
心心相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禪宗修行者,師徒間不須經由文字、言語的傳達,即能相互契合,了禪理。見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比喻彼此心意互通。《兒女英雄傳》第二六回:「如今聽了張金鳳這話,正如水月鏡花,心心相印,玉匙金鎖,息息相通。」《官場現形記》第五九回:「撫臺看了,彼此心心相印,斷無駁回之理。」
扞格不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皆準,故不論時代古今、東西南北,道德標準都是人心所固有的。其於治學方法上,主張「發明本心」,認為只要得本心,不必多讀書,「學苟知本,六經皆我注腳」。陸九淵曾與朱熹會鵝湖論辯,意見多處不合。陸九淵的學說後來由明朝的王守仁繼承,成為陸王學派。在〈與徐子宜書〉中,陸九淵提到劉文潛在江西作官時,頗有政績,等他到了湖、廣作官,評價就大不如前。陸九淵曾聽兄長提起劉文潛,以為他必不是個庸碌之輩,後來才知道事實並非如此。他認為劉文潛在滿足自己的私慾上,無所不取,絲毫沒有畏懼;但是論到誠意正心等道德修養時,就顯得抵觸而不能相合,並以此自謂為光明公正。後來「格格不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抵觸阻隔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拾。《西遊記》第一四回:「空道:『你小時不曾在我面前扒柴?不曾在我臉上挑菜?』」《儒林外史》第三回:「若是家門口這些做田的,扒糞的,不過是平頭百姓。」
啟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誘導開發,使其領通曉。語本《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漢.班固〈典引〉:「猶啟發憤滿,覺童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覺、明白。如:「覺醒」、「醒」。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