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4.06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自命不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元.陸文圭〈送家鉉翁序〉:「如家君鉉翁輝和爾氏,……。幼穎,自命不凡。脫去紈褲,習修孔氏之業。」
熟能生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熟練了自然能領出竅門。《鏡花緣》第三一回:「俗語說的『熟能生巧』,舅兄昨日讀了一夜,不但他已嚼出此中意味,並且連寄女也都聽會,所以隨問隨答,毫不費事。」
苦口婆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知道錯在哪裡。」大愚和尚說:「你師父真愛徒心切,為了讓你能澈底解脫,才動手打了你三次。」臨濟終於徹了,於是告辭大愚,回來見黃檗。黃檗看到他就說:「你來來去去是在做什麼?」臨濟說:「我回來是因為師父像老婆婆般地愛徒心切。」黃檗說:「這話一定是大愚說的,這個人這麼多嘴,等我見到他一定要打他一頓。」臨濟說:「為什麼要見到才打?今天就該打。」說著,就打了黃檗一巴掌。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苦口婆心」,用來形容以懇切真摯的態度,竭力勸告他人。
死心塌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心一意,不作他想。《西遊記》第三六回:「三藏稱謝不已,死心塌地,辦虔誠,捨命投西。」《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四:「死心塌地,做個佛門弟子,早夜修持,凡心一點不動,卻才算得有功行。」也作「死心搭地」、「死心倒地」、「死心踏地」、「死心落地」。
2.心甘情願、誠服。《三國演義》第八八回:「丞相若肯放我弟兄回去,收拾家下親丁,和丞相大戰一場。那時擒得,方纔死心塌地而降。」
勸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規勸諫過。唐.元稹〈連昌宮詞〉:「姚崇宋璟作相公,勸諫上皇言語切。」《二刻拍案驚奇》卷一八:「同鄉有個舉人朱大經善口勸諫了幾遭,只是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聰慧、性很高。如:「聰明」、「明智」。《文選.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夫見機而作,不處凶危,上聖之明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量詞。計算棋類或球類等活動的單位。如:「對奕兩局」、「幸運第七局」。唐.白居易〈因夢有〉詩:「款曲數杯酒,從容一局棋。」
一笑置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僧惠洪(西元1071∼1128),號覺範。所著《石門文字禪》一書,內容輯錄自己生平寫就的詩文。在〈題所錄詩〉篇中他說,他在各寺院道場講述佛法精要,但都不曾想過要將這些言論收錄成書,而弟子惠英卻編了兩本篇幅很大的書,但是臨濟宗是強調頓,不以著書立說為志,他覺得愧對九祖的訓示,想將書拿去燒掉。可是一想到惠英這麼好學,只好笑一笑把書擱放在一旁。後來「一笑置之」被用來形容不當成一回事。此外,在陸游〈書夢〉詩和楊萬里〈觀水歎〉詩中,也可看到「一笑俱置之」和「一笑姑置之」的用法,可見「一笑置之」在宋代已被廣為使用。
啟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啟發指示,使人有所領。如:「這場精闢的演講,對我待人處事的觀念和態度啟示良多。」清.錢大昕〈廿二史攷異序〉:「戊戌設教鍾山,講肄之暇,復加討論。閒與前人闇合者,削而去之;或得於同學啟示,亦必標其姓名。」
2.使人有所領的啟發與指示。如:「從失敗中得到的啟示,更為珍貴。」
一知半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所知不全,了解不深。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辯》:「有透徹之,有但得一知半解之。」《野叟曝言》第一一八回:「愚兄博覽群書,熟聞母訓,始得一知半解。」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