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23.69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競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過程中,產生正面影響的競爭。
壓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絕對優勢。如:「壓倒勝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質不同。漢.王充《論衡.譴告》:「凡物能相割截者,必異者也。」
2.別不同的人。
競爭流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謂「競爭流動」,是指個人憑藉自己的才能與努力,運用各種方法,獲得應有的成就,贏得應有的地位。根據特諾(R.H. Turner)的看法,競爭流動制度正好與贊助流動相對,若以競賽為喻,競爭流動好比大家在相同條件下,為獲得少數獎品(較高的社會地位)而公平競爭。因此,競爭流動制度的特徵,乃在避免早期的分化或過早的判斷,也盡可能避免任何公開的淘汰。競爭者在競賽過程中,可以自願退出,但不會像在贊助流動制度中,被取消參與競爭的資格。為使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機會,避免隔離、延後,或將之減低至最小程度,以免偏而不公。
  但是,在競爭流動制度下,由於缺乏控制的教條以及贊助流動制度下的...
土地使用適宜分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土地使用適宜分析為1960年代,為保育自然環境免於受都市及工業發展之破壞所發展之土地評估方法。土地使用適宜分析,係藉助地理圖之繪製,透過疊圖分析來找出在以環境供給面之考量下,最適宜作某一種土地使用之區位分佈。此方法之發展以Ian L.McHarg之專著""Design with Nature""為代表。土地潛力分析(Land Capability Analysis)以及土地使用適宜分析,常被交替地使用,其目的均為透過環境資源分析,輔助決策、土地使用規劃、或資源管理。雖然許多研究者對此兩種用語有其固定之偏好使用,或未刻意考量其用意,然而,其語意以及對環境評估或土地分類,在本質上是有差異...
係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一線的連續體而言,其六個應力分量(σxx, σyy, σzz, τxy, τyz, τzx)和六個應變分量(τxx, τyy, τzz, γxy, γyz, γzx)滿足下列關係:
  

  上式中K11到K66共36個係數,稱為彈係數,均為材料常數。對於均勻且具等向(isotropic)之彈材料而言,上述36個彈係數可簡化為材料的楊氏模數(Young's modulus)及帕桑比(Poisson ratio)兩個彈係數。
面積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面積慣矩亦稱為面積二次矩(second moment of area),平面上一小塊面積 dA 繞一軸之面積慣矩,定義為該小塊面積與至軸線垂直距離平方 r2之乘積,dI=r2dA。在二維座標系 xy 中,一平面對 x、y 軸之面積慣矩分別為:
  
  此處A為平面之總面積。此平面對原點左面積慣矩 J,稱面積極慣矩(polar moment of inertia of area)為:
  
  其面積慣積(product of inertia of area)則為:
  
  若已知一平面對其形心座標軸 ...
體積彈模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一物體在x,y,z三個方向的法向應力(normal stress)相同,即:
  σx=σy=σz=σ0時,
  此σ0稱為靜水應力(hydrostatic stress)。物體在承受外力作用時,其靜水應力σ0與體積應變e的比值K,稱為該物體的體積彈模數。
  K=σ0/e
  其中,體積應變e代表物體在承受外力作用後的體積改變量△V與未受外力作用時之物體體積V0的比值。
  e=△V/V0
必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必然」指一種「非如此不可的」事物的狀態,字源來自於拉丁文中的「ne」(not)與「cedere」(to go away),有「無法離開」之意。而希臘文中的必然為anagke,最早係指命運和命定之意。基本上,必然包括了命題(propositions)、事物或神等必然在內。
  在命題的必然方面,說某個命題具有必然時,意即指出此命題不能被否定。這時,以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的語言來說,必然的相反不是「偶然」(contigency)或「適然」,而是「不可能」(缺此不可)。因為某一偶然的相反是另個偶然。萊布尼茲(G.W. L...
合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日常語言中,當個人或團體的行動、決定或態度具有充分的理由或是能夠圓成其說,則可說其行動、決定或態度具有「合理」。與「合理」相對的是「不合理」(unreasonableness)。理由是否充分,除了就個別事件的因素而論外,還必須符合普偏的法則、規範或已有的標準,所持的理由須符合邏輯或文化價值體系的規準,故而強詞奪理的自以為有理並非合理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