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轉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轉業練」係指對因技術革新與行業結構變遷、或其他原因而導致就業困難者,為使其獲得新的就業技能所實施的練而言;亦是一種加強就業轉換能力、增進適應新工作技術的能力或職位提升的練。依我國現行〔職業練法〕第十八條規定:「轉業練,係為職業轉移者獲得轉業所需之工作技能與知識,所實施之練」。
  由上述可知,轉業練的重要性包括下列兩點:
  1.轉業練可以協助勞動者有機會表現從事不同的工作或不同的職業階層,因在製造業所屬不同業別或產業間,對於工作的變動性、轉業有極大的需要。
  2.由於科技的日新月異,許多行業已被淘汰,舊的技術亦被新的發明所取代,轉業練可...
臺灣省練團圖書中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省練團圖書中心原稱臺灣省練團圖書室,創設於民國45年(1956)7月1日,於54年隨該團自臺北市遷至中興新村光明路現址,當時該室面積僅30平方公尺(約合9坪),27年來經歷任教育長及負責之管理人員慘澹經營,逐步擴增至今日面積達280平方公尺(約合85坪)之局面。
  臺灣省練團係省屬公務人員練的執行單位,每年含代班別達73班、155期;受學員總數約10,000人(81年統計);另外與臺灣省政府、東海大學等合辦的員工進修班,全年計15班,學員470人(80學年統計)。該團員工180人,其眷屬及退休員工亦可利用及閱覽,故均為該圖書中心服務的對象。
  事實上...
技工培(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技工培指大陸地區企業對從業人員或職工所進行以專業知識、技能技術為主,旨在增強工人的工作能力和生產技能,提高勞動生產率的一種培活動。
  早在一九五○年代初期,大陸地區各企業就開展了技術工人培活動,其中包括崗前培、崗位培、晉級培、轉崗培以及其他一些培活動。培的內容突顯實用性,和當前的生產緊密結合,同時也涉及到職業道德、勞動紀律等方面的教育。培形式多種多樣,可概括為五個結合:(1)當前利益和長遠需要相結合;(2)全員培和重點培相結合;(3)技術培和管理培相結合;(4)技術業務培和文化培相結合;(5)脫產(離職進修)培和業餘培、崗位練兵相結合。培的...
新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校為幫助新生早日認識環境、適應生活所舉行的練。
工業練協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工業練協會」為泰山職業練中心的前身,是我國最早設立的職業練機構。自民國三十九年(1950)政府遷臺以後,為積極發展經濟建設,深感培養基層技術人力的重要性,除積極辦理職業教育外,更強調工業人力的練。民國五十三年(1964),中國國民黨第九屆二中全會通過「民生主義現階段社會政策」,明定積極創造就業機會,調整人才需求,擴充就業輔導機構,舉辦職業練並建立工廠學徒制度。民國五十七年(1968)四月,我國乃與聯合國發展方案簽訂〔工業職業練服務計畫執行書〕,設立工業職業練協會。當時在聯合國特別基金的資助及國際勞工局所派外籍專家的配合指導下,其設備的新穎和師資的優秀,堪稱為我國第一所具有規...
大專女生軍事練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部專為女性大專學生所成立的軍事教育練班,練內容與男性學員無異,目前已停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母親的教。《文選.謝朓.齊敬皇后哀策文》:「閔予不祐,慈早違。」
〔工業培法案〕(英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工業培法案〕的訂頒,係由於一九六○年代工業發展的升級,英國需要有更高品質與技術之勞工,然而此時國家對勞工之在職練卻相當少,且大多是附屬於企業的練計畫,因此一九六○年代初期,社會在需要充分就業、勞工技能短缺與海外競爭激烈的背景下,乃要求國家在勞工培方面扮演較為積極的角色。
  〔工業培法案〕主要的內容,係設立工業練局(The Industrial Training Boards)負責各工業部門之練事宜,並系統地安排靠稅收來支持法定的及自願的培活動,此外並要求合理的練品質及內容。然而至一九六○年代結束,這些工業練局的功用績效不彰,二十七個練局所提供之內容也一團...
技術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技術生練」俗稱學徒練,源自父子間與各行業師徒間技藝傳授的方式,如我國古代及歐洲中世紀時期的技藝傳授。十八世紀工業革命帶動了工廠制度的興起,學徒練逐漸受到重視,也逐漸發展成為現代化的職業練制度。
  職業練先進國家之技術生練是指一種由工廠與學校相互合作,或事業機構中師傅直接傳授技藝,以使年輕人或未成年學徒能勝任之一種技術行業的長期練。練期間,學徒一面在學校或職機構修習相關知識及基本技能,一面在工廠隨師傅學習技藝,其僱用條件、待遇等,通常以法令、規章或由僱主與學徒之監護人雙方協議或簽定契約規定之。由於技術生練對象均為初次就業的青少年,其練目的又在培養合格的熟練...
教師在職培(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師在職培是指教師的在職進修,自一九四九年至今,大陸地區一直把教師的在職培作為一項重要任務,究其原因有四:一是中小學校教師陣容中存在相當比例的不合乎國家規定學歷標準的教師(國家規定:小學、初中、高中教師須分別具有中師、專科、本科學歷)。一九五○年代初期因發展教育之急需,致使大批不合格的教師湧進教師陣容;一九五八年開始的大躍進時期以及後來的文化大革命時期,教師層層「拔高使用」(即抽調小學教師教初中、初中教師教高中、小學則由大量民辦教師替補),不合規定學歷的教師急遽增至約占半數。二是經歷文化大革命,許多教師的文化、業務荒廢,儘管他們可能擁有國家規定的學歷,但不能勝任教學工作者所占比例甚大,...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