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1.206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鴨(duck)1.1 種類1.2 綠頭鴨1.3 針尾鴨1.4 斑嘴鴨1.5 關鍵字1.6 參考書目 鴨(duck)1. 鴨通常都會生活沼澤和池塘,牠們在那裡嬉戲玩耍,覓食休息。大多的鴨類也都是典型候鳥,牠們春去秋來,不辭辛勞。(註2)2. 鴨的種類眾多,大部分的雄鴨都有華麗羽毛的特點,而秋天剛飛來的雄鴨,身上的羽毛卻較為樸素,和雌鴨很難分辨。雌鴨雖然很樸素,比較難發現,但牠們身邊大多都跟隨著美麗的雄鴨。(註1) 種類鴨有分為在水面覓食的鴨,或是潛入水裡覓食的鴨。前者為陸鴨,後者為潛水鴨。水面覓食的鴨會吃浮在水面...
佛洛依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太人家庭。他母親共生了三個兒子和五個女兒,他是長子;但還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哥哥。他的家庭財政緊張,居住擠,但他的父母盡力撫養他們。從幼年起,父母就著重培養他的智力,投入給他的精力往往超過他的兄弟姐妹。弗洛伊德在全班排名第一,全校排名第6到8名。雖然在1873年至1881年間奧地利存在強烈的反猶太主義思想,他仍然在17歲時進入維也納大學。佛洛伊德的早年生活很少為人所知,因為他至少兩次銷毀他的個人紀錄,一次是1885年,第二次是1907年。德奧合併後,弗洛伊德和全家逃出奧地利並得到他的病人和朋友瑪麗·波拿巴公主的資助。193...
撲簌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擬聲詞。形容風聲,或不停的顫抖、滾動的聲音。元.尚仲賢《柳毅傳書》第二折:「起幾個骨碌碌的轟雷,更一陣撲簌簌的怪風。」元.楊梓《豫讓吞炭》第三折:「滴溜溜身飛過,赤力力鎮動花梢,撲簌簌驚起棲鴉,悄蹙蹙的潛蹤躡足。」也作「撲魯魯」、「撲碌碌」、「撲速速」、「普碌碌」、「普速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臭、無味的氣體。其熔點是218.4度C,沸點是182.962度C,氣體密度1.429克/公分。2. 有容易和其他物質產生反應的特質,對於生物的呼吸,物質的燃燒,是不可缺少的氣體。具燃燒特性的物質,在氧中會激烈燃燒。也是人體進行新陳代謝的關鍵物質,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第一需要。植物透過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以及陽光和水合成營養物質,同時釋放出氧氣,而人類和其他動物則從空氣中呼吸進氧氣,保證正常的生理循環。 化學性質氧的活性很大,除了惰性氣體、活性小的金屬元素如金、鉑、銀、鈀之外,大部分的元素都能與氧氣反應,這些反應稱為氧化反應,而...
歌功頌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朝傳至古公亶父時,才正式建國,立國號周。他重修后稷、公劉的大業,積累德行,施行仁義,國人都非常愛戴他。戎狄中的薰育族來侵擾,想要奪取財物,古公亶父不反抗就給他們。隨後又再度侵擾,想要搶奪土地和人口,人民都很憤怒,想奮起抵抗。古公說:「民眾立君主,是要讓他為大家謀利益。現在邊疆民族前來侵犯,目的是為了奪取我們的土地和民眾。民眾跟隨我或是他們,並沒有什麼區別,如今民眾因為我的緣故去打仗,要我犧牲別人的父子兄弟,卻做他們的君主,實在不忍心。」於是就帶領部屬離開豳地,到岐山下居住。豳地的人民也都扶老攜幼,全跟著古公來到岐下。鄰國聽說古公的仁義,也有許多人來歸附他。因此古公就變革戎狄的風俗,營造城郭...
相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個隔著一個,相互間雜。唐.司空圖〈楊柳枝壽杯詞〉一八首之五:「何似浣紗溪畔住,綠陰相間兩三家。」
欺世盜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到重用。於是他把滿腔的壯志雄心,寫成《韓非子》一書。在〈詭使〉篇中韓非認為,君主掌握法度,是為了要有生殺的權柄,然而現在遵守法度,想要忠心侍奉君主的人,卻不得進見;而言語巧詐,行為姦軌,僥倖得以偷欺於世的人,反而能夠常常接近君王,得到重用。 「盜名」則是出自《荀子.不苟》。荀子認為:富貴是人性所愛,貧賤是人性所惡,如果有人厭惡富貴,喜愛貧賤,這是違反人性,用來盜取聲望的作法。這兩個典源,一見「偷世」,一見「盜名」,後來被合用演變成「欺世盜名」,用來比喻欺騙世人,盜取名譽。
人口轉型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階段理論 壹、 潛在高成長率的穩定人口由於早期工業化社會的出生率及死亡率都較高,故一般家庭普遍希望有較多的子女,以確保部分子女能夠存續至成人,亦即生多以待死,此時其出生與死亡數量幾乎相等,除表示人口穩定輕度增長以外,也暗示著:一、人類平均壽命較短;二、死亡率一旦降低人口便會快速增長。 貳、 轉型期的成長隨著社會工業化帶來的有效率生產模式、經濟分配模式的轉變,生活品質、衛生醫療、食物營養等..的增加,造成死亡率大降,人均餘命的提高,開始造成一國人口的快速增長。 參、 低成長率的穩定人口高度工業化的社會伴隨著文化規範的變...
大逆不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逆不道」原作「大逆無道」。秦朝末年,各地紛紛舉兵抗秦,最後則形成劉邦和項羽互相爭霸的局面。當初項羽和項梁在起兵之初,為了號召反秦的需要,立一個傀儡皇帝楚懷王,各處抗秦的義軍也都尊懷王為義帝。項羽表面上是尊崇懷王,但實際上卻不聽從懷王的命令。不但自己稱號為西楚霸王,並且強迫義帝遷徙到長沙,後來更加以殺害。漢王聽聞義帝被殺,心裡非常難過,於是為義帝舉辦喪事,同時公開指責項羽「大逆無道」,意思就是說罪行重大,嚴重違反應有的君臣倫理。後來「大逆不道」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違反倫常,罪惡深重。
少見多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漢.牟融〈理惑論〉:「少所見,多所怪,見橐駝,言馬腫背。」譏人識見不廣,遇事多以為可怪。《官話指南.卷四.官話問答》:「誰知那兒的百姓,少見多怪,每日三五成群,在店門口兒擠觀看,其中還有口出不遜者。」《黃繡球》第二六回:「這都是我們地方上民俗野蠻,少見多怪,驚嚇了夫人小姐,且請寬容,不必動氣。」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