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195.21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備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表格上為附加必要注解說明所留的一欄。或指注解本身而言。如:「請將家屬的姓名填在備注欄內。」
2.寫作論文或著書立說時,留供查考的附注。如:「寫作論文若有引述他人創見時,可以使用備注說明出處。」
日本歷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る。この場合でも、各時代の画期をいつに置くかは論者によって大きく異なる。有關日本歷史的時代區分有各種說法,沒有定論。一般說來,區分為(原始.)古代.中世.近世.近代(.現代)是較為被歷史研究接受。即使這樣,各時代的年代劃分還是因論者而異。古代の始期については古代国家の形成時期をめぐって見解が分かれており、3世紀説、5世紀説、7世紀説があり、研究者の間で七五三論争と呼ばれている。古代何時開始,因古代國家形成時間,有3世紀說、5世紀說、7世紀說的見解不同;學者間稱作是七五三論爭。中世については、中世通じての社会経済体制であっ...
古墳時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大量馬匹骨骼出土,故有騎馬民族征服論,提出大和國後期的國王(繼體天皇)是朝鮮人,但日本歷史有相反的說法,是神功皇后征新羅生下應神天皇,即是神道教中的八幡。此一時期渡來人自朝鮮半島、中國吳越和中原地區大量來日,引進先進的技術,奠下發展基礎,佛教也於此時由百濟引入。 古墳的分布基本上遍及日本本州島南部,以奈良、大阪為主, 公元三世紀,日本的彌生文化經歷了許多改變。進入鐵器時代後,由於有比較好的工具,因此促進了農業的發展。使用更進步的武器和盔甲有助於新生貴族階級變得更為強大,而馬經過訓話後,戰士就能騎馬打仗。這許許多多的變化...
柏拉圖的知識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進入軀體之前,知悉一切事物,俟進入軀體之後,靈魂擁有的知識開始受到其感官資訊的「干擾」;依照柏拉圖的說法,假使人類以其感官經驗為真理,便註定只存在意見和無知的生活中,只有從不全然的物質世界淨化出來,進入以心靈之眼深思而得的理念世界,才能得到真知;因此所有的知識是經驗的回憶或回想,我們的心靈存在於「超越天空的天國」中。柏拉圖乃建議天文學家們不要讓「天空孤立」,而應善用「天賦的理智」。(註1) 關鍵字中文:柏拉圖的知識論英文: Course English Title Epistemology 參考書目註1王文科(1989)...
一縷千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危如一髮引千鈞」,這句話的意思是:情勢的危急,就像是在一根頭髮上,掛著千鈞重的東西一樣。這兩處的說法都是危險的意思後來「千鈞一髮」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非常危險。「千鈞一髮」較早的書證如宋.李曾伯〈水龍吟.吾皇神武中興〉詞:「中流孤艇,千鈞一髮,老夫何有?」
董仲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養民。而事天不僅僅只是要注意依時祭祀,這依時祭祀所得來的風調雨順是養民最基本的條件。董仲舒繼承孟子的說法將民心與天命結合在一起。得民心者得天命,失民心者失天命。可以說民心是天命形於下的一面,而天命是人心形於上的表現。但無論是天命或是民心,其轉變都不是突然的,而是有徵兆的。民心不平的徵兆是天災。。流離失所的人群的安撫在寄希望於一新的政權。讖緯的說法開始出現,預言者國之將亡,一政權之氣數將盡。所謂革命,即革去現政權之天命。革命的可能限制了王權的無限擴張...
住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佛教僧職。唐代禪宗興盛後始設置,為寺院的領導,總管僧事的職務。後來道觀亦採用此制。《景德傳燈錄.卷六.洪州百丈山懷海禪師》:「百丈大智禪師以禪宗肇自少室,至曹谿以來,多居律寺,雖別院,然於說法、住持未合規度。」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貧道乃白姑姑是也!從幼年間便捨俗出家,在這清安觀裡,做著個住持。」
引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標點符號。用來標示說話、引語、專有名詞、或特別用意的詞,其符號為「」或『』。如老師說:「你們要記住國父說的『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這句話。」[例]寫文章時若引用他人說法的原文,一定要加引號以示區別。
習非勝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漢.揚雄《法言.學行》:「習乎習,以習非之勝是,況習是之勝非乎?」比喻習慣於某些不合理、錯誤的說法或做法,久而久之就誤以為是正確的。如:「為學的目的貴在探究真理,不可習非勝是。」也作「習非成是」。
通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般的說法。《文選.嵇康.養生論》:「夫田種者,一畝十斛,謂之良田,此天下之通稱也。」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