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078.133 ms
共 27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課程知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課程知識至少有兩種涵意。其一是指所要傳授給學生的包括在各學科中的知識,相當於課程內容(curriculum content);其二是專指用來發展課程所使用的知識(curri culum development knowledge)。有關第一個涵意請參閱「課程內容」辭目。此處專談第二個涵意。
第二種涵意的課程知識是一門新興的學問,自一九一八年巴比特(J.F. Bobbitt)的〔課程〕(The Curriculum)一書問世起,巴比特採用科學的方法,藉「生活活動分析」(life-activities Analysis)來解決課程決定上的難題,為課程發展奠立了基礎。巴比特之後,許... |
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師資培育法第十條規定:「師資培育課程……應著重道德品格之陶冶、民主法治之涵泳、專業精神及教學知能之培養。」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八條規定:「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於九十學年度開始實施之九年一貫課程,已將性別平等教育納入課程綱要之中,成為所有中小學教師所需具備專業知能之一部...
|
行為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課程為我國幼教之父張雪門所創導,張氏於一九一九年開始在家鄉鄞縣開設幼稚園所實驗的課程。經過五次的實驗方衍生而出。一九三八年以後,「行為課程」成為張雪門幼稚園課程的代名詞。行為課程係依據幼兒身心發展,以幼兒為中心,實際生活為課程,大自然及社會為教材,設計教學法為過程,是有計畫、有目標、有檢討的教學法。
行為課程主張生活即教育,四、五歲的孩子在幼稚園中的生活踐行就是行為課程,教學法根據幼兒的生活而來,從生活而展開,也從生活而結束。讓幼兒從生活實際行動中獲得直接的經驗,這種經驗必須正確又印象深刻,也是人生的基本經驗,有了這些經驗才能產生記憶、想像和思想等種種心理作用,以擴充幼兒... |
條件方程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組觀測量真值間必須滿足之物理或數學條件,並將此條件以方程式表示者,如於球面上,測量三角形之三個內角,若不計觀測誤差,則三內角和應等於180度加上球面角超。
|
國小數學課程目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小數學課程目標(Math target of elementary syllabus)目錄1 總目標2 領域目標2.1 數與計算2.2 量與實測2.3 圖形與空間2.4 統計圖表2.5 術語與符號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總目標1. 主動從經驗中建構出數學的概念,並且了解他人解題的方式,進而去學習且尊重他人的態度。2. 培養出利用數學觀點去思量周遭事物,且運此邏輯去解決問題。3. 運用數學來做語言上的溝通、討論以及批判事物的精神。4. 培養出善用工具的習慣。 領域目標 數與計算1. 了解各種數,如自然數、零、分數、小數等...
|
前程遠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途光明,很有發展。《通俗常言疏證.武備.前程遠大》引《憐香伴劇》:「克紹書香,將來前程遠大。」
|
NCSS社會科課程標準的限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CSS社會科課程標準的限制目錄1 一、缺乏統一的描述格式2 二、缺乏明確的實施原則3 三、缺乏情意方面的教學目標4 四、忽略培養基本能力的具體作法5 五、缺乏配合各年級所應有學習標準6 關鍵字7 參考資料 一、缺乏統一的描述格式NCSS在一九八九年發展出來的社會科課程標準,其內容包含:人類學、經濟學、地理學、美國史、世界史、政治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等八大學科領域,每一領域由NCSS委託一位學者執筆從事該領域課 |
公稱光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均勻大氣中,能見度為10海里時,導航燈標所發燈光之照明距離。亦稱名義光程。
|
課程順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課程順序指課程內容呈現的次序。泰勒(Ralph Tyler)認為順序係指每一繼起的經驗雖然建立在前一經驗上,但應對同一題材做更廣、更深的處理。順序是學習先後的問題,亦即那些內容該先教,那些該後教。課程順序如果排列妥當,則有助於學生的學習。用來決定課程順序的規準來自於對學科結構以及學習心理所持的觀點。
就學科結構而言,順序會隨內容的組織原則而不同。順序性通常指內容的垂直組織,因此一些垂直組織原則可用來闡釋決定課程順序的規準。一些比較常用的原則為: 1.從簡單到複雜:此原則可見諸於生物、化學和文法。在此,順序為由簡單的下層元素到上層的複雜結構,如化學科的內容常常是從... |
課程標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課程標準」係指國家規定中小學的教育目標及教學內容的準據;乃教育行政機關依據國家教育宗旨及各級學校教育目標而訂定之各學科學習活動項目,以為學校教師選擇教材及實施教學之準繩。通常各級課程標準內容除明訂其教育宗旨及教育目標之外,並對各科之教學目標、時數、教材及方法等,均有簡要之規定。
早期,各國的教育多由民間或教會團體負責,課程內容差異極大,睌近各國政府為統一課程,大多訂有課程綱要或標準,作為學校及教師在施教時的依據。 大部分國家的課程係由國家政府所制定或直接指導的;一般而言,中央集權式的國家均由中央頒布,全國畫一,但實施聯邦制國家則由地方頒布,各州、各省並不盡相同...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