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倚馬可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字彥伯,東晉陽夏(今河南省太康)人。有逸才,為桓溫記室,太元初,官東陽太守。有《後漢紀》、《竹林名士傳》等。 (4) 會須:恰逢需要。 (5) 露布文:古代不封口的文書,可用於上書、告示、征討檄文、軍隊捷報等。 (6) 輟筆:停筆。輟,音 ㄔㄨㄛˋ。 (7) 俄:須臾、片刻,音ㄜˊ。〔參考資料〕 《魏志》(據《琱玉集.卷一二.聰慧》引)元瑜姓阮,名瑀,字元瑜,魏時陳留尉氏人也,而事曹操。時韓遂據隴,集眾起謀。曹操時因出行,使瑜馬上作書,欲與韓遂,瑜馬上具草,頓筆即成,以示曹公。公索筆欲改之,卒無下筆之處也。另可參考:《典略》(據《藝文類聚.卷五八.雜文部四.書》引)
相得益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王蘊章《碧血花傳奇》第四齣:「我想美人名士相得益彰,佳話流傳。」
風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品格。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理義所得,優劣乃復未辨;然門庭蕭寂,居然有名士風流,殷不及韓。」
玩世不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莊重、不嚴謹的生活態度。《聊齋志異.卷七.顛道人》:「予鄉殷生文屏,畢司農之妹夫也,為人玩世不恭。」《孽海花》第七回:「與其被人出手,見快仇家,何如老老實實,自行檢舉,倒還落個玩世不恭,不失名士的體統。」也作「玩世不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以禮徵招、恭請。今多指請人來任職做事。如:「約聘」、「徵聘」。《孟子.萬章上》:「伊尹耕於有莘之野,而樂堯舜之道焉,……湯使人以幣聘之。」《禮記.月令》:「勉諸侯,聘名士,禮賢者。」
德高望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書.卷六四.簡文三子列傳.會稽文孝王道子》元顯無良師友,正言弗聞,諂譽日至,或以為一時英傑,或謂為風流名士,由是自謂無敵天下,故驕侈日增。帝又以元顯有翼亮之功,加其所生母劉氏為會稽王夫人,金章紫綬。會洛陽覆沒,道子以山陵幽辱,上疏送章綬,請歸藩,不許。及太皇太后崩,詔道子乘輿入殿。元顯1>因諷2>禮官3>下議4>,稱己德隆望重,既錄5>百揆6>,內外群僚皆應盡敬。於是公卿皆拜。于時軍旅荐興,國用虛竭,自司徒已下,日廩七升,而元顯聚斂不已,富過帝室。 〔注解〕 (1) 元顯:即司馬元顯,生卒年不詳。晉司馬道子之子。 (2) 諷:暗示。 (3) 禮官:職官名。職司禮儀的官員。 (4) ...
置若罔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中書言時,沈宜厲聲力折,只因心中惱他,置若罔聞。推其微意,謂便做也得,遂揣摩迎合,甚至連及歸德諸名士,豈嘿之一字,真是相體。流禍無窮,千古炯戒。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明.周順昌〈福州高璫紀事〉。 (2) 沈蛟門:沈一貫(西元1531∼1651),字肩吾,號龍江,明浙江鄞縣人。為人耿介,歷任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頗有盛名。與同事沈鯉不和,多相排擠,後於楚宗、妖書、京察三事處理不公,甚違清議。萬曆三十四年,與沈鯉同罷去官。卒謚文恭。 (3) 郭明龍:郭正域(西元1554∼1612),字美命,明湖廣江夏人。博通典籍,授編修,曾為光宗講官,後為禮部右侍郎,掌翰林院。萬曆年間,妖書事起...
一見如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見如故」的典故可能出自於《左傳》。春秋時,吳國公子季札到鄭國訪問。見到大夫子產,相談甚歡,好像相識許久的老朋友一樣。彼此互贈珍貴禮物,表示深厚的情誼。而在《晉書》中,也有「一面如舊」的說法。晉朝時,吳郡的陸機、陸雲兩兄弟自認為江南名家子弟,相當自負,從不把中原人士放在眼裡。等到入京後,遇到名士張華,與他相處就如舊識般親切,陸家兄弟也非常仰慕他的道德風範,並以老師之禮相待。後來「一見如故」這句成語多用來形容初次見面就相處融洽,如同老朋友一般。
登峰造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魏晉南北朝時,文人崇尚清談,盛行品評人物,所以記述名人軼事的「志人小說」也流行當時。此類小說採集過去及當時文人名士的言談、風尚、逸事,加以編撰,很能反映各類人物的面貌,間接表現出當時的社會民情。南朝宋劉義慶所編的《世說新語》則是其中的代表作品,本書依內容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共三十六門,均為簡潔雋永的短篇,長者數行,短者僅二、三十字,但因善於把人物的語言與情態相結合,並使用比喻、對比等修辭技巧,較之一般志怪小說,更富文學價值。在《世說新說.文學》中記載了關於晉簡文帝的一段話。簡文帝篤信佛教,研究佛經,見經上云如果淨化磨練自己的精神,就可以成佛。便有所感觸的說道:「不知道照這樣去做,是不是...
分庭抗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分庭伉禮注音︰ㄈㄣ ㄊ|ㄥˊ ㄎㄤˋ ㄌ|ˇ漢語拼音︰fēn tíng kàng lǐ釋義︰即「分庭抗禮」。見「分庭抗禮」條。 01.《莊子.漁父》:「萬乘之主,千乘之君,見夫子未嘗不分庭伉禮,夫子猶有倨敖之容。」(源) 參考詞語︰分廷抗禮注音︰ㄈㄣ ㄊ|ㄥˊ ㄎㄤˋ ㄌ|ˇ漢語拼音︰fēn tíng kàng lǐ釋義︰即「分庭抗禮」。見「分庭抗禮」條。 01.《舊五代史.卷五一.唐書.宗室列傳.秦王從榮》邵晉涵注引《五代史補》:「輦尤能為詩,賓主相遇甚歡。自是出入門下者,當時名士有若張杭、高文蔚、何仲舉之徒,莫不分廷抗禮,更唱迭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