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83.22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緣木求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爬到樹上去找魚。語本《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比喻用錯方法,徒勞無功。《後漢書.卷一一.劉玄傳》:「今以所重加非其人,望其毗益萬分,興化致理,譬猶緣木求魚,升山採珠。」《孤本元明雜劇.卓文君.第三折》:「盼功名如守株待兔,要求進若緣木求魚。」也作「求魚緣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給予。如:「贈與」、「授與」。《孟子.離婁下》:「可以與,可以無與。」《韓非子.忠孝》:「此明君且常與,而賢臣且常取也。」
1.向、對。如:「與虎謀皮」。《孟子.公孫丑下》:「齊人無以仁義與王言者,豈以仁義為不美也。」
3.為、替。《孟子.離婁上》:「所欲,與之聚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盡皆、全部。如:「不勝枚舉」、「不可勝數」。《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1.占優勢。如:「勝利」、「戰勝」、「勝訴」。《孟子.梁惠王上》:「鄒人與楚人戰,則王以為孰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僅、獨、只有。《孟子.梁惠王上》:「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
3.希望、祈使。《孟子.梁惠王下》:「先王無流連之樂,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新唐書.卷一一五.郝處俊傳》:「處俊言可從,惟陛下不疑。」
1.發語詞,無義。通「唯」、「維」。《書經.泰誓上》:「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孟子.滕文公下》:「惟士無田,則亦不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剛毅、堅毅。如:「頑強」。《孟子.告子下》:「樂正子強乎?」《韓非子.孤憤》:「能法之士,必強毅而勁直。」
迫使、使用強力。如:「勉強」、「強迫」、「強人所難」、「強詞奪理」。《孟子.離婁上》:「是由惡醉而強酒。」《儒林外史》第二九回:「這原是他情願的事,又沒有那個強他。」
竭力、勉力。《孟子.梁惠王下》:「君如彼何哉?強為善而已矣。」
摩頂放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頭頂到腳跟都受損傷。比喻捨身救世,不辭勞苦。《孟子.盡心上》:「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明.馬中錫《中山狼傳》:「先生既墨者,摩頂放踵,思一利天下,又何吝於一軀啖我,而全微命乎?」也作「摩頂至踵」、「摩頂至足」、「磨頂至踵」、「磨踵滅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共同、一起。如:「偕行」、「偕入」。《詩經.邶風.擊鼓》:「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孟子.梁惠王上》:「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日、天。如:「有朝一日」、「成功在今朝」。《孟子.告子下》:「雖與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1.古代見人皆稱「朝」。多用於卑見尊、下見上。如臣下進見君長、晚輩問候長輩。諸侯相拜見也稱為「朝」。《國語.魯語下》:「公父文伯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績。」《孟子.公孫丑下》:「孟子將朝王。」
1.舊時君王聽政、辦事的地方。如:「朝廷」。《孟子.梁惠王上》:「使天下仕者皆欲立於王之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當於「於」。《孟子.盡心上》:「人莫大焉亡親戚君臣上下,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違反、違逆。《孟子.告子下》:「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文明小史》第四八回:「只因難拂你老先生一片為好的意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