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6.89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合音詞:(1) 「之」、「於」二字的合音。[例]付諸行動 (2) 「之」、「乎」二字的合音。[例]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諸?(《孟子.梁惠王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加多。同「增」。《孟子.告子下》:「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技藝。《孟子.告子上》:「今夫奕之為數,小數也。」
幾,為約舉之詞。《孟子.梁惠王上》:「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
細密。《孟子.梁惠王上》:「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病情好轉。《孟子.公孫丑下》:「今病小愈,趨造於朝。」《紅樓夢》第六二回:「因天氣和暖,黛玉之疾漸愈,故也來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全部用出,竭力、努力完成。如:「竭盡所能」、「盡其所長」。《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拜見長輩時奉上的見面禮。通「贄」。《孟子.滕文公下》:「出疆必載質。」漢.趙岐.注:「質,臣所執以見君者也。」《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乃令張儀詳去秦,厚幣委質事楚。」
以鄰為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白圭築堤治水,將本國氾濫的洪水排入鄰國,把其當成洩洪的水泊。典出《孟子.告子下》。比喻損人利己。清.黃遵憲〈乙丑十一月避亂大埔三河虛〉詩:「諸公竟以鄰為壑,一夜喧呼賊渡河。」也作「鄰國為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預料、猜想。《孟子.離婁上》:「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新唐書.卷一三八.李嗣業傳》:「虜不虞軍至,因大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羞恥。《孟子.公孫丑上》:「無羞惡之心,非人也。」《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傳》:「此百世之怨而趙之所羞,而王弗知惡焉。」
表示驚訝的語氣。《孟子.公孫丑下》:「惡!是何言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程度,相當於「如此的」、「這樣的」。《孟子.告子上》:「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爾殊也。」唐.李白〈戰城南〉:「士卒塗草莽,將軍空爾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