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30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台灣史前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台灣史前文化2 舊石器時代(晚期)3 新石器時代4 金屬器時代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台灣史前文化依據文字的有無,可分為「史前時代」與「歷史時代」。人類尚未出現文字,未有文字記載的時期,稱為史前時代;有了
|
回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反覆顛倒均能成誦的詩詞。也作「迴文」。
3.回覆的公文。《清平山堂話本.曹伯明錯勘贓記》:「解曹伯明并贓物文卷,到府廳交割了,討了回文自回。」
4.回族的文字。即現行維吾爾文字,用阿拉伯字母書寫,自右而左橫行,字母有二十八至四十個不等。
|
文以載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代理學家所主張的文學觀點,認為文章是用以闡述聖賢之道的。
|
文化資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化資本(cultural captial)由社會學家布迪厄(Pierre-Felix Bourdie)所提出,他認為人類為了維護或是提升本身在一個社會中的地位,必須努力累積和佔據各種資本,其中一樣就是文化資本。文化資本的概念突破經濟、社會資本的既有觀念,引導後人重視社會制度中的文化資產擁有與分配的重要...
|
文化回應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文化回應教學(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1.1 意義1.2 目的1.3 教學策略1.4 參考書目2 關鍵字 文化回應教學(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是多元文化教育發展出來的一種教學實踐取向。指利用不同的背景或族群學生的文...
|
望文生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穿鑿附會字面上的意思,而不求了解詞句正確的內容。《孽海花》第四回:「不論一名一物,都要有切實證據,纔許你下論斷,不能望文生義。」也作「緣文生義」。
|
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文治教化。漢.劉向《說苑.卷一五.指武》:「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文選.束晳.補亡詩六首之六》:「文化內輯,武功外悠。」
|
文謅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舉止、談吐溫文儒雅。《兒女英雄傳》第四回:「把那個文謅謅的雛兒,誑上了道兒。」也作「文㑳㑳」、「文縐縐」、「文文謅謅」。
|
文化再製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化再製」,意指上下兩代之間的階級再制,並非取決於經濟生產過程,而是文化領域,此乃肇因於中上階級支配社會主流文化與價值觀的發展,因而能主導學校課程知識的內容與結構,因此,學校的正式課程往往淪為馴化學生的工具。就教育的場域而言,有所謂「教育再製理論」,即以批判的觀點探討學校教育於資本主義社會中,在政治、社會和經濟上所扮演的功能。然而「教育再製理論」由於切入角度的不同,大致可分...
|
允文允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既有文才,又曉武事。《詩經.魯頌.泮水》:「允文允武,昭假烈祖。」《三國志.卷九.魏書.曹真傳》裴松之注引《魏書》:「包懷大略,允文允武,仍立征伐之勛,遐爾歸功。」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