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30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八股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體名。明、清兩代科舉考試時規定的應考文體。其體制源於宋、元的經義。最初八股考試命題採用經書中人倫治道之言,應試者據以敷陳經義,有若代聖賢立言,稱為「制義」。元仁宗以四書命題,限用朱子集注,明、清時科舉考試亦多取四書中的語句命題,故稱為「四書文」。明成化以後漸成定式,清光緒末年廢除。文章結構可分為破題、承題、起講、提比、虛比、中比、後比、大結八部分,全文對格式、體裁、用語、字數有嚴格規定。也稱為「八比文」、「制藝」、「時藝」、「時文」。
|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話沒有文采條理,就流傳不遠。《左傳.襄公二十五年》:「不言誰知其志,言之無文,行而不遠。」也作「言之不文,行之不遠」、「言而無文,行之不遠」。
|
多元文化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係指一個國家或社會中不同文化群體以及不同族群之間彼此保持其獨特的文化,相互尊重,和諧共處,甚至欣賞其各別差異,而該國家、社會也不以任何一個文化作為主導性的文化,強調
|
身無分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上一分錢都沒有。比喻窮困。如:「為了治病,他花光所有積蓄,如今已是身無分文。」
|
以文會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透過詩文來結交朋友。《論語.顏淵》:「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明.朱權《荊釵記》第二齣:「君子講學,以文會友,有何不可?」
|
象形文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模仿物體形狀所造的文字。如「日」、「月」、「山」等。中國的部分文字與埃及的文字等,均含有象形文字。也稱為「表形文字」。
|
文化不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化不利(Culture Deprivation)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文化不利,是指在生活環境中缺乏文化刺激,如書報雜誌等文化資訊,以致於無法獲得相關訊息的了解,現代化的知識欠缺,甚至一般的教育素質普遍低落。或指個體在成長過程中缺乏適當教養,不僅基本學理常識不能獲得,也無...
|
文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絢麗的色澤。《莊子.馬蹄》:「五色不亂,孰為文采。」也作「文彩」。
2.文辭、文才。《漢書.卷七三.韋賢傳》:「玄成為相七年守正持重,不及父賢,而文采過之。」《南史.卷二六.袁湛傳》:「文采遒豔,從橫有才辯。」也作「文彩」。
|
散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用韻、不對偶,句法參差的文章。相對於韻文及駢文而言。
|
文風不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點也不動。《紅樓夢》第三六回:「寶玉忙至他房內,只見齡官獨自倒在枕上,見他進來,文風不動。」
2.一點也未損壞。《程乙本紅樓夢》第二九回:「偏生那玉堅硬非常,摔了一下,竟文風不動。寶玉見不破,便回身找東西來砸。」
|
![]() |
貓頭鷹博士